33、玫瑰骑士团(2 / 2)

巴伐利亚玫瑰 FazoR 3367 字 2019-09-07

现年27岁,拥有希腊王室血统的瑞恩斯坦?司穆伯爵,实际上也算是伊丽莎白的远亲,原因是希腊国王是一位巴伐利亚王子,瑞恩斯坦的母亲是希腊国王的堂妹。弄明白这一点之后,伊丽莎白对他竟有了些亲近感。显然这里女人的虚荣心起的作用更大一点,血缘关系只是小小巩固了一下这种亲近感。

瑞恩斯坦之后单独觐见了皇后,伊丽莎白这日着意装扮过了,漂亮丰茂的头发上斜斜压了粉、白两朵玫瑰,裙子则是淡雅的天蓝色,除了一条蓝宝石项链之外,没有佩戴其他首饰。

简简单单的,就很迷人了。

瑞恩斯坦?司穆几乎无法把视线从年轻的皇后身上移开。

“我很高兴的知道,你也有巴伐利亚血统,瑞恩斯坦?司穆伯爵。”

“是的,陛下。”瑞恩斯坦轻声说道。

“你来过奥地利吗?”

“没有,陛下,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你们美丽的奥地利。”

“……请告诉我,你对奥地利有什么印象呢?”

“奥地利……很辽阔,风景十分美丽。尤其――有您,我尊贵的皇后。”瑞恩斯坦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皇后。

“我怎么能和奥地利相提并论呢?”伊丽莎白觉得这恭维很新鲜。

“陛下比整个国家――不,陛下要比整个欧洲还要珍贵!”瑞恩斯坦很是激昂。

觐见结束时,瑞恩斯坦鲁莽的要求皇后陛下将鬓边的玫瑰赏赐给他,而年轻的皇后居然真的笑盈盈的将玫瑰取下来,命宫女拿了盒子装起来,赐给瑞恩斯坦?司穆。

瑞恩斯坦?司穆伯爵稍后回国,立即辞职,并不顾母亲的反对,再度返回维也纳――这次他是来定居的。不久之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任命他为伊丽莎白皇后的卫队队长。

这便是伊丽莎白皇后玫瑰骑士团的由来。

1855年,天主教会通过签订政教统一协议,在奥地利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教会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和数学教材的内容,而且有权决定教师的任免;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好的天主教徒,而且需要经受圣事感悟的考查,否则不会得到任用。政教统一协议实际是向所有非天主教徒和自由派的宣战,同时也大大妨碍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这其实是一种倒退。

一个新教的小教团向正在伊舍尔消夏的皇后求助,希望皇室可以拿出一笔钱帮助他们修建一座塔楼。

不明所以的皇后给了一笔捐款,这倒不是她忽然变得对宗教感兴趣了,只是恰好海因里希刚来汇报过,如今那笔小小的资金,在英国期货市场打了无数个滚之后,变成一笔惊人的数字。

心情大好的伊丽莎白随手签了一张支票出去,却不料引得天主教教权人士的震惊。林茨的好斗主教暴跳着,“正式要求澄清,事情是否确实如此”。林茨的教会报纸则宽厚的报道:“似乎皇后并不只带这笔捐款的真正用途,似乎人们只告诉了她,这是捐给一个穷困的村镇,并不知道是一个新教的教团。”

这笔微不足道的捐款,却使伊丽莎白――不管她愿意不愿意――获得了在宗教事务上宽容的形象,从而成了政教统一信仰的对立面。一部分把她看成是希望,另一部分人则把她看成是敌人。自由主义派对她的希望,使她和宫廷的关系开始倾向于恶化。这之前伊丽莎白小心翼翼保持的表面上的波澜不惊被打破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