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10、意大利国王(2 / 2)

巴伐利亚玫瑰 FazoR 4592 字 2019-09-07

伊丽莎白也为此很是忐忑不安。小叔子的爱慕对于她来说太危险了,她爱着弗兰茨,但是对于一个天天都能见到的狂热爱慕者,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避免尴尬。幸好在母亲索菲面前,卡尔路德维希还能表现的若无其事。

接受西西里公主。卡尔路德维希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既然不能与心爱的茜茜结婚,那么娶谁都无所谓了。在伊丽莎白楚楚可怜水汪汪的大眼睛地恳切注视下,他也答应了,前往那不勒斯,治理那个到处漫布着热切的革命激情的地区。伊丽莎白丝毫没有提及对费迪南德的不信任。只是强调那不勒斯的利益不可伤害到奥地利的利益,奥地利仍是意大利地宗主国,意大利是从属于奥地利的。

当然,对费迪南德就不是这么说的了。

费迪南德是个聪明人,目前意大利的局势极不稳定,尚需要奥地利的支援,不能就此自立门户抛弃奥地利。他先提出来了,意大利王国自愿从属于奥地利——私下的默认的,当然搞政治的人们也都明白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

弗兰茨很满意弟弟的主动自觉,他支持弟弟搞公然进攻。也顺水推舟。希望费迪南德能够成为一个有力臂膀。改造一个国家任重道远,至少几十年之内。意大利会安稳的在奥地利地羽翼之下。

费迪南德首先要解决地问题是,如何安抚躁动的意大利人?

1860年12月,费迪南德马克思哈布斯堡经由教皇庇护九世之手,加冕成为意大利国王。

教皇以他对意大利国王地肯定,换来了教皇国的安定。

所有的欧洲国家里,教皇国最为迅速的接受了一位哈布斯堡邻居。相对教廷与奥地利的渊源,教皇确信丧失一部分领土能够换回来安定。在私下里,教皇慈祥的称呼费迪南德国王为“我的孩子”。

毫无疑问,费迪南德马克思在不知不觉中扭转了自己的命运,他再也没有可能前往墨西哥去戴上墨西哥的皇冠,并最终被叛乱分子砍了脑袋。

刚成立的意大利王国千疮百孔,内有不断涌现的动乱,外有撒丁不甘心的虎视眈眈,费迪南德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卡尔路德维希要稍微好一点。

那不勒斯灭国之后,大批的那不勒斯西西里贵族纷纷出逃,眼看局势稍微稳定些,一些大胆的亲奥地利的贵族们首先返回了那不勒斯,并急不可待的宣誓效忠意大利国王费迪南德。于是那不勒斯的各个机构又重新运转起来。卡尔路德维希虽是个个性有点暴躁的王子,对待普通人民还是能够做到体恤下情的。谦和的态度,以及西西里公主丈夫的身份,逐渐化解了那不勒斯人民的敌意。

不如意的地方还是很多,比如政府机构的办事能力低下,底层贫民饥寒交迫,缺医少药。

都在慢慢改善中。

“加里波第怎么办?”卡尔路德维希问仍然停留在那不勒斯的瑞恩斯坦。这位希腊贵族正处在他人生第一阶段的顶点,浑身上下充满了“我是天才悍将”的气息。

“不知道,”瑞恩斯坦轻松的摇摇头:“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押运途中的意外,皇后陛下让我等待她的命令。在这之前,我要好好看着加里波第。”

“再次出现意外……”卡尔路德维希颇感有趣的摇摇头:“皇后陛下真是过于担心了。”

“总之,小心一点是没错的。”瑞恩斯坦郑重的道。

“这我能理解。听说有人试图劫走加里波第?”

“是啊,加里波第的追随者们不会放弃营救他的。”瑞恩斯坦似乎还很高兴的样子。

卡尔路德维希有点困惑:“呃……为什么你好像一点都不担心呢?”

“我已经有周详的计划了,加里波第没有可能逃出去的。”

“我听说这次你作战十分英勇。”

“殿下,战争是很残酷的,我在每次战役打响的时候,都会做好不能返回维也纳的准备。”瑞恩斯坦慷慨激昂的说:“加里波第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自己也会冲锋陷阵,对于这一点,对于他的年纪来说,都是很了不起的。他也吃过败仗,但是都能够避免被俘。所以我在与他对阵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如果他要撤退,会采取什么方法呢?殿下,战争要求我们对对手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最大可能的推测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就拿这次那不勒斯攻克战来说,我事先判断出加里波第很可能会在战事不利的时候战略撤退,就预先在最有可能的路线上,安排好一支机动灵活的特别小组,于是,”故事的叙述者露出得意的神色:“加里波第不出所料果然落入了我的埋伏圈。”

“这可是智取啊。”卡尔路德维希亲王脸上也露出了神往的神态。作为尊贵的亲王,他不可能有机会亲自上战场,于是只能作为故事的聆听者了。

“加里波第不是笨蛋,他能够在遇见奥地利军队——或者说遇见我——之前,都能够从战场上顺利脱身,当然不可能是只知道猛冲的莽汉。面对加里波第这等对手,才是最有成就感的。”瑞恩斯坦倒是有些过于得意了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