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onprinz Rudolf:13、双城记(上)(1 / 2)

蓝色多瑙河 FazoR 3234 字 2019-09-07

 相比真实历史上,维也纳在1873年举办的吃力不讨好亏空巨大的世界博览会,确实遭到了世界人民的一直鄙视。最大的原因,大概也就是当时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了吧。

这等不赚钱反而严重亏损的项目,我们的皇后陛下是万万不会批准的。因此这一年的皇帝登基庆典,未免显得不够恢宏大气。尽管事后粗略,约有近亿古尔登的盈利,可是仍然避免不了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皇后不够大度,不够顾全大局。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相比英法等国家,许多人在投机交易中破产,而不得不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痛苦抉择,无疑,伊丽莎白皇后的决定是相当英明的,然而历史没有可比性,人们并不认为奥地利也会遭遇到同等的窘境。

1873年的维也纳,人口已经达到并超过了100万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维也纳的扩建工程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工人、商贩等等汇聚到城市中来。维也纳成为一座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大城市,排水系统得到了妥善的修葺,多瑙河的疏浚工作也基本完成,当年多瑙河一泛滥便会殃及维也纳城区安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维也纳的卫生状况也得到了改善,这也使得这一次的霍乱疫病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得到了控制,虽然美泉宫也有一名洗衣女工被证实染上了霍乱,可是并没有其他工人受到传染的报告,真可谓是有惊有喜。

维也纳出现了大量学校、教堂、医院;艺术家之家、音乐协会大厦、新的宫廷歌剧院、城市剧院、人民歌剧院相继建成。各个阶层地人民都有相应的娱乐场所可以去——我们不能忽略了一些类似夜总会的的场所,这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对他们地皇帝和皇后依然表达了强烈的好感。他们的皇帝这些年来安内攘外,很是做了些辉煌的壮举,人民对几年前那场对法国的战争记忆尤新,年轻人认为这是扬我国威的了不起的战争。年长的人仍然还记得当年拿破仑一世带给奥地利地屈辱。皇后总是站在皇帝陛下的身后,默默支持他,人民非常满意皇帝夫妻的良好感情,称赞这才是和谐社会的模范夫妻。不管是国家或是家庭,稳定压倒一切。奥地利人得意洋洋的宣称,他们的皇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没有之一。伊丽莎白皇后以她略带腼腆的和善的微笑,征服了世界。

对于妻子的聪慧。弗兰茨.约瑟夫早就已经很是了解了。他并不在乎妻子比他聪明,相反,它很高兴地看到,妻子并不曾因此试图凌驾与他头上,就像当年他的母亲大人曾经做得那样。她从来不勉强他,要求他为自己做什么事情,尽管弗兰茨也很明白,他不会拒绝妻子的要求,可是她每次都能给出极为合理的理由,使得他不会遭遇到议会地强烈反对。这不得不说,她确实是为了丈夫、为了国家,而考虑的如此周详的。

茜茜是否也曾经做出过什么不合情理的事情来吗?或者是否曾经提出过不合理的要求吗?事实是,在重大的国家事务上。茜茜从来没有做错过。这是怎么样的政治敏锐啊?!弗兰茨偶尔会想,如果茜茜成为奥地利的女皇,那么她也许会成为比英国地维多利亚女王更伟大的君主呢!

说到伦敦的话,这时候的英国,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欧洲霸主,日不落帝国的触手伸地很远,君主立宪制度下地维多利亚女王并不像她的曾孙女,21世纪地伊丽莎白女王那样。一路看首发不过是国家的形象代言人,在众多国家事务上,女王陛下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登基庆典过后,弗兰茨.约瑟夫忽然发现,妻子向他提出来而一个他觉得是非常古怪的要求:要送长子去英国读书。

“难道……整个奥地利就没有能够教授鲁道夫的人了吗?”弗兰茨不安的说。

“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鲁道夫年纪也大了点,也该系统的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了。”

伊丽莎白又说:“我想送他去英国读书。索菲亚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一起去。”

弗兰茨有些反感。“去英国读书?去接受平民教育吗?”话语里很是不满。

伊丽莎白就皱眉:“怎么?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现在哪个国家的王子不都是送到大学里面去接受教育的?虽然鲁道夫很聪明,帝国的臣民也很喜欢他。但是他将来要成为帝国的君主,我认为他应该尽早做好准备。”

这是保守的弗兰茨不能接受的,“不,奥地利的皇储不需要接受平民教育。”

伊丽莎白不禁微微动气,转念一想,又说:“其实鲁道夫去英国学校念书,也是为了他今后打算。你瞧,英国的王子们都是从伊顿公学毕业的,另外各个国家的贵族子弟和王子们也有很多在伊顿公学就读,以后都要是成为一国之君和大臣的,鲁道夫同这些人成为同窗,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