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翻脸不认人(2 / 2)

獒唐 苍山月 0 字 2022-02-23

转眼又看向武三思,“那三思此来又是何意?”

“呃!”

武三思立马就听出老太太的不高兴!!

心说坏了!来错了!

他这一个武家人,和来俊臣这种酷吏掺和到一块儿,老太太能高兴吗?

“启禀圣后”

“来御史一时之间,也吃不准房州之乱是何深潜,一时无措,不知要不要劳烦圣后。”

“知臣刚从房州而归,适才便寻到臣处,问请房州细节。”

“而臣其实,对房州属官之间的那些事儿,也是一知半知,恐判断不慎。只得再劳圣后决断。”

“又知圣后知悉此事,必要召臣这样略知内情的臣子来问。”

“遂自做主张,与来御史来往了。”

好吧,算你会编!

“嗯”武则天淡淡一应,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她本来也没想深究,只是敲打。

翻开王弘义的奏报一看

“呵”

武老太太都看乐了

脱口而出,“这个王弘义,怎么就不长进!?”

又是谋反那一套,你就不能换个说辞?老太太都看腻歪了。

“”

“”

可是下面的来武二人,却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对视一眼。

心道幸好,没做太绝,圣后果然是要维护吴长路的。

此时来俊臣心中大定!赶忙附和道:“臣就说嘛,王弘义这回,怕是又紧张过度,夸大其词了。”

“是的。”武三思搭言,“臣在房州,就素闻,孙大令与吴别驾二人,皆是刚正之辈。不善交际,处事又略有独断之处。”

“可是离谋反二字,却是相差甚远。”

“据臣所知,吴长路略有族产,经营炭业甚大,与孙大令也有合商之意。”

“二人虽然逾制,但是谋反却是谈不上的。”

嗯!!

这话武则天爱听,武三思还是会聊天的。她还真怕下面这两个胆小,以为她要袒护吴孙二人不敢说实话呢?

“哦?”

“我重用吴长路,破格提升,他竟不知感恩,仍敢逾制?”

“”

武三思和来俊臣一听

哦操!圣后也是会聊天的啊!两人也怕圣后过于偏袒吴长路,那炭窑的事就泡汤了呢。

这么一听还有戏!

大大的有戏!

顺着老太太的话头往下聊,“圣后不知,吴长路这回确实有些过了。”

“仗着,太宗有御,南下官道不课过税,不但垄断房州炭业,还售向蜀中。”

“大大破坏了巴蜀炭商之利啊。”

“嗯”武则天点头,“那依三思之意,当如何呢?”

“这”

武三思琢磨了一下,“吴家的乌竹炭,确属良炭。”

“若勒令关停以正官风,未免可惜。”

“况且吴长路乃圣后重用之才,新任则罚,亦要惹人非议。”

“臣以为不如赐下些赏赐与吴长路,再将房州乌竹炭收归官属,专供御用,不失良策。”

来俊臣在边上听的都快笑出声儿了,把武三思叫来是真叫对了!

这货是真会说啊。

急忙下拜:“臣复议!”

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滚滚财源朝他奔来!

“”

武则天心情更好了

心说要是臣子都像武三思这么会说话,得省了我多少麻烦?

老太太就是这个意思啊!

直接关停有点太不进人情,收归官属最好不过。

你看看你吴老九折腾了半天,最后成了我的。那多欢乐?

“嗯那就这么办吧。”

“至于这个王弘义”

把孙宏德的奏折拿了起来刚要翻开。

那边来俊臣一看,急忙出声,“这封圣后不看也罢!”

“哦?为何?”

“这个孙宏德,怕是昏了头,比之王弘义之奏尚有不堪臣怕圣后,看了动怒。”

“确是如此!”武三思也赶紧附和,既然老太太都同意了,也没有把王弘义的谋反之辞当真。

那孙宏德那一奏,就没必要看了。

而且,那一奏现在只甚下一个用处。

那就是显着二人无能!!

特么这么不靠谱的奏折都往上递,两人都怕老太太看了骂人!!

“还是要看一看的。”

武则天玩味的说了一句,心说不看王弘义那一本,也得看孙宏德这一张啊

她是好奇,吴老九出的什么妙招。能让这一本奏折,居然说动了孙宏德,又过了来俊臣这一关,到了她手里。

更好奇吴老九面对王弘义这个不讲理的无赖,会是如何应对

翻开一看!!

“窥视四邻,枉制纳妾,近戚行商,侵吞民财,勾结僧众!!”

噗!!!

武老太太直接笑喷了!

这应该是她今年看到的,最好笑的一个笑话!

人家都把谋反搬出来的,你就弄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来搪塞???

脱口而出:“这个吴九郎,让人失望!”

嗯!!?

下面的武三思,浑身一震,汗毛都立起来了!!

吴九郎??吴宁?

孙宏德的奏折,圣后为什么提到了吴宁???

那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吴宁,到底有什么特别,让圣后惦记??

武三思不想则已,细一琢磨,吓了一大跳!!

他这才发现,半年多的时间,圣后可是给那个吴九郎,下过三道明旨了啊

而还未等他想清其中关节。

只闻高位上的武老太太一声重咦!!

“咦!!!?”

“!!!”

二人皆是神情一变,茫然看向武则天。

而武老太太此时,眼光发直

怔怔的盯着奏折上的四个字不放!!

“勾、结、僧、众!”

勾结僧众!!!

此时此刻,武则天突然想起,吴宁那一箱子政方之中,好像有那么一条渐渐清晰。

在那一条政方之中,吴宁跳出大唐,把华夏历朝历代的末期横向对比,得出一个结论。

就是各朝无一例外,都亡于土地的兼并。而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就是高利贷。

农民无钱生产,只得借贷,而无力偿还,又必需质押土地!

吴宁那上面力荐武则天,严控高息借贷。

而自南北朝开始,最大的放贷者,就是佛寺!

所以吴老九建议武老太太,若治兼并之风,必先控制借贷,若制借贷之风。

必先由僧入手!!

由僧入手

看着手里的勾结僧众

良久!

“来人!!”

“降旨狄仁杰,卸巴州刺史之职,即刻归京。”

“升凤阁平章事!彻查王弘义案!!”

嘎!!!

武三思和来俊臣差点没噎死!!

刚才不还好好的?

怎么就翻脸了呢?

停了一天电,电脑还坏了,起不来机。

马上十二点来不及了,还没校错字,对付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