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比武中(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999 字 2019-10-04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都兴奋起来,一起向皇帝和田淑英欢呼。

田淑英笑面如花。更显得容光焕发,让皇帝牵着手一步步向正站在领奖台上的三人走去,获奖的三人有点不知所措。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和娘娘会亲自给他们颁奖。见到皇帝走了过来。连忙下跪。

“平身,平身,今日你们才是英雄,不需要跪拜朕。”

几人才迟迟疑疑地起身,李鸿基从侍卫手中接过了奖牌,将它交到了田淑英的手中。奖牌分金银铜三种,全部是真金实银打造的,只是大小有不同,金牌和金币地大小差不多。银牌则相当于二枚银币大小,铜牌则沉甸甸地,相当于十枚大钱,它本身地价值也和一枚银币差不多。

这些奖牌三天前才运到京师,从定下大比武的项目后,李鸿基就用八百里加急发往商洛定制奖牌,每一面奖牌都不一样,上面刻有年份,还有项目,如这个五十米射箭的金牌上面刻有大唐一千零二十一年,五十米字样,上面还有一支箭头。

接到皇帝的要求,大唐的工部尚书亲自挑选精湛的工匠,将它们地模具一个个造好,只浇出一个奖牌就将模具毁去,花了近二十天,才将皇帝所需的三百多块奖牌做好,又用八百里加急运送,才在开赛的三天前送到了京师。

由于每一块奖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奖牌地价值远超过它本身的金属价格,加上第一面金牌又是由皇帝和妃子亲手颁出,意义非同小可,数十年后,得到这块金牌的选手将金牌变卖,在最著名的大唐皇家拍卖行卖出了一千三百个金币的高价,就是铜牌也有人开价到了二百个金币,那个铜牌的拥有者还舍不得卖,要作为传家宝留给子孙后代。

田淑英将奖牌一一挂在选手的脖子上,三个选手都激动的脸上一片通红,皇妃的艳光四射让他们不敢观看,又忍不住偷偷看去。一个个都全身颤抖不已,

见田淑英挂好了奖牌,李鸿基拉着田淑英离开,三人才回复正常,全场再次响起了万岁的呼声,三人又举着灿灿发光的奖牌绕场一周才回到了人群。所有人都羡慕的看着三人。

见皇帝携着皇妃重回坐椅,众人再次跪倒,三呼万岁才起身,田氏父子见到田淑英得到新皇的宠爱,心中得意万分,跪在地上都不忘向周家挑衅,让周氏父子恨得牙根直痒。

接下来的比赛更是激烈,每个人都使出了自己的全副本领,力求在皇帝面前得到表现,各个项目的前一百名和前三甲陆续决出,尽管每一个得胜的选手都得意洋洋,挺直了胸膛,让他们失望的是皇帝和皇妃再也没有给他们颁奖,而是换成了唐军中的大臣。

让他们欣慰的是,接下来那些托奖牌上来的都是由皇宫中选出来的一二等待嫁的上品女子,英雄美女,彼此眉目传情,有许多人就是在颁奖时确定了心仪的对象。

终于到了今天的最后一项比赛,那就是最精彩的五十米马上移动靶子,靶子那边由一名骑士全身包着铁甲,手拿着靶子骑着马快速移动,靶子这边是十五名骑士一组,全力冲刺,这跑边侧身射箭,中间的距离五十米已分隔好,双方同向而行,跑完了两千米就算结束。

每人手中有三支箭,每支箭都有标记,如果你的箭没有射出,或者射飞,那就是无效,也有可能射中了,但力气太小,导致脱落,同样无效,到最后清点箭支,谁的箭在靶上最多,环数最大,谁就获胜。

这不但要考虑射箭的准确性,还要考虑控马的技术,与马的配合,为了防止因为马的原因比不出真实的水平,参赛选手用的都是唐军临时抽调出来的马,他们在参加预赛之前才得到了自己的马匹。

这些马都是淘汰的关宁铁骑留下的,清一色都是剿获满人的宝马,每一匹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保证在速度,耐力上相差不大,能不能让才接触到数天的马匹配合,那就是选手自己的问题。

何氏兄弟中的何报已经拿到了二次第一,一次第二,何仇也拿到了一次第一,一次第二,一次第三,成为场中最耀眼的明星,得到了数个宫女的好感,他们心中却遗憾无比,没有得到皇帝和皇妃的亲手颁奖,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这次他们却有优势,他们在父亲死后,一直蛰伏在辽东暗杀女真人,经常夺得女真人的马匹,对女真人的战马可以说没有谁比他们兄弟俩更熟,领到马匹数天后,就将马驯得和数年相交的马匹一样,因此兄弟两人都暗暗鼓劲,一定要拿下这次的前三,说不定最后一次皇帝和皇妃会亲自颁奖。

何报分在第一场,裁判一声令下,十五匹马如离弦之箭一样奔起来,追逐着前面的靶子,拿靶的人因为和马一样全身都披了铁甲,速度有影响,所以先跑了三十米,让另一侧的骑士追赶。

全场的人哄然大喊,喝彩声,叫嚷声,此伏彼起,有许多人已参加过多次比赛,还得到了前面的名次,名字已被大家熟悉,他们干脆喊起自己支持者的名字来。刚开始因为有皇帝在场,大家还有点拘束,到后面看到皇帝自己也大喊大叫,场中顿时热闹无比。

其中何报的名字呼声最高,还有一个周金的名字呼声也不逊多让,周金同样拿到了二次第一,一次第二,偏偏两人又分在同一组,众人都兴奋起来,为两人鼓着劲。

周金就是西安银局周老六的儿子,周老六不想儿子能大富大贵,只是想让他能比自己更进一步,老子在银局作工,儿子要进一步就只能取名金了,本来周老六想儿子最不济也能接自己的班,哪知那小子偏偏要参加唐军的野战军,气提周老六够呛。

只是儿大不由爷,周老六对儿子百般拦阻,也奈何不了周金铁了心,周金干脆离家出走也要参加野战军,周老六只能徒呼奈何。

何报和周金两人在前几次就互别过苗头,双方打成了平手,这次也把对方当成了自己最大的对手,都想一决高下,两人特意挨在了一起,穿有铁甲的马负担不小,三十米的距离很快就被追上,许多人已开始发箭,不过,很遗憾,大多数箭都射飞了,少数的箭支插了上去,也是摇摇晃晃,一幅很快就会掉下去的样子。

每人只有三支箭,浪费一支少一支,许多人已不敢胡乱放了,将自己的马步调整到靶子的速度才行,否则速度太快,冲到前面也不行。

周金和何报两人都还没有射箭,紧盯着对方,仿佛对方才是靶子,何报忽然一笑,他看到自己已调整到了最佳位置,抬手“唆”的一箭射去,快速的飞向了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