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大战重(2 / 2)

闯王李自成新传 老茅 4713 字 2019-10-04

唐军看到城墙破败,却没有出动步兵攻击的意思,到了天黑炮击就停了下来,第二天。又开始了炮击,明军走投无路。投降无门,一个个叫苦连天,总不能对着唐军的大炮投降吧,只得苦苦坚守。

等到阮大铖率军到了和州时,和州西、北两面城墙完全塌陷,城中也是坑坑洼洼,明军五千人马伤亡大半,说不出的凄惨,阮大铖和身后地明军看得暗暗惊心,阮大铖差点想丢下大军就此逃回应天府,想到若是丢了和州,应天府也不一定安全时,才止住了逃跑地念头。

发现明军来了援军,唐军停止了攻击,拓养坤派人进城,要求明军全体投降。

和州原先地守军都恨得咬牙切齿,援兵没到之前,你若随便派一个人来,大家肯定没有二话,投降了事,现在援军到了,这里作主的人也换了,敢情你以为援军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投降啊。

际大铖面对唐军劝降的使者也是为难,他看到和州的惨状已是心惊,不过,自己的两万大军到了战场一兵未动就投降,实在也说不过去,他只能添着脸道:“不如请贵使向拓将军回复,给本部堂三天时间考虑如何?”

那名唐军使者在军中地职位不过是一名最小的武官,却颇有胆识,面对弘光朝地兵部尚书毫不客气,喝斥道:“要降便降,不能等我大军攻城,尔等再想降也无机会。”

际大城到底身处高位,被唐军这么一个小兵喝斥再也拉不下脸:“好,本部堂就在城中等你们来攻,来人,将使者送出去。”

那名唐军使者哼了一声:“敬酒不吃吃罚酒!告辞!”说完,头也不回的向城外走去。

阮大铖的几名家兵看得大怒,他们跟在主人身边,什么时候不是耀武扬威,如何受得到了唐军一个小卒的羞辱,其中一人向阮大铖劝道:“大人,唐使太过无礼,不如杀了祭旗。”

他满以为能得到自家主人的赞赏,哪知却被阮大铖一个大耳光刮了过来:“胡闹,如此一来就和唐军不死不休,我们哪还有退路。”

阮大铖的亲兵只能无语,搞了半天,自家的大人还是想投降,却是不肯爽快。

他们哪知道阮大铖的心思,大唐和弘光朝之间孰强孰弱,他一清二楚,眼看唐军撕破了脸,他料想弘光朝很快就会支撑不下去,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唐军投降。

只是刚到这里就投降,他却怕身后的名声难听,好歹也要支撑半天,成全一下自己的名声,到时再降,就是为了保全将士们的性命,迫不得已,反正投降的人多了,大家也不会把目光集中到他一个人头上|本書轉載拾陸k文學網|,有此打算,那名唐军的话再难听,他也不敢如何。

阮大铖既然不肯投降,唐军就再也没有二话,使者一回到营中,马上重新发起了炮击,雨点般的炮弹重新落入城中,将刚来的二万明军炸得哭爹喊娘,四处寻找躲避之地。

见到唐军炮火的威势,阮大铖暗暗心惊,他赶紧命令亲兵帮他找到一个稳妥的藏身之所,只是唐军的炮弹毫无规律,到处可以打到,挨不挨炸,全凭运气,城中的民居也没有一处能够挡住唐军炮弹的攻击,让阮大铖叫苦不迭。

好不容易阮大铖的亲兵在一家大户人家找到了个地下室,相对安全,他毫不客气的将原来的主人赶出来,自己和亲兵住了进去。

等挨到了天黑,阮大铖再也没有勇气抵抗下去,趁着唐军的炮击停止下来,赶紧派出人员向唐军请降。

刚才唐军的炮击中,已有两枚炮弹落到了这户人家中,虽然离他的地下室较远,阮大铖却着实下了一大跳,唐军的炮弹落到哪里就是一个大坑,谁又能保证这个地下室绝对安全,万一被活理,更是连棺材都省下了,哭都没处哭去。

见到阮大铖请降的使者,拓养坤并没有为难,马上答应了下来,并派人通知了左光先,一起进到和州城中。

际大城总算松了一口气,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唐军的大军进城,见到了拓养坤的大旗,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口里道:“罪官阮大城参见大将军。”

拓养坤见到阮大铖一身锦袍玉带,腰悬美玉,虽然人过中年,全身细皮嫩肉,保养极好,倒也是仪表堂堂,只是奸滑异常,名声早已臭不可闻,弘光朝任用这样的人做兵部尚书,不亡也难。

他对阮大铖心中说不出的厌恶,只是对方竟然是诚心归降,也不好太过无理,阮大铖跪在地上,他却不愿伸手去扶,只是淡淡的道:“你能归降我军,也算有功,本将自会向皇上禀报,起来吧。”

际大城听得心中大为欢喜:“多谢将军抬爱,小人一定对皇上和将军忠心耿耿。”正要再拍几句马屁,拓养坤不等他起身,已是一夹马肚,走到了前面。阮大铖抬头不见拓养坤的人影,只得讪讪的起身,跟在唐军的身后入城。

和州一投降,应天府的外围直接面对唐军的攻击,整个弘光朝大为振动,许多人都认为应天府已无兵力固守,商议着要再次迁都。

只是此时迁都已经晚了,郝摇旗的水师在江阴就分出了五千人马改走陆路,这五千人都带了马匹,骑兵何等快捷,早已绕到应天府的身后,将弘光朝逃路的路线彻底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