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给马穿上鞋子(1 / 2)

 李泰也不再卖关子了,尽可能的用简单的话将马蹄铁解释清楚。

“马蹄分为三部分,上面则是骨肉部分,中间则是关节部分,最下方的则是坚硬感觉不到疼痛的马蹄。

马掌虽然坚硬,可是日夜奔跑,沙石磨损,泥水浸染,在坚硬也终有磨光的一天。

等到马掌磨得消失殆尽,马便废了一半,得好生伺候在生长出来。”

说罢,李泰看扫了一眼孔颖达。

“此等道理,众人皆知,不知魏王所言是何意思?”

“本王在想,马掌摩擦,定是不痛的。”李泰眉头一挑说到。

孔颖达毫不示弱,顺理成章的回答道。

“当然,马当然不会疼痛,马掌说是掌,其实应当是一块硬骨。”

李泰笑着对孔颖达说到。

“那么,本王在想,既然马掌是硬骨,那么是否可以钉上一块铁。

这要一来,磨损的便不是马蹄,而是定在马蹄上的铁。

这话一出,百官皆被惊到了。

马蹄是一块硬骨,钉上一块铁这能行么?这不会裂开么?

众人眉头紧皱,苦苦冥思。

理论上的确是可行,但是他们谁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这毕竟是在马掌上钉上一块铁

孔颖达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回忆着自己所读的书籍,愣是没找到记载。

但语气却变得礼貌起来,回答道。

“殿下,臣以为此举闻所未闻圣贤之书从未记载过,应当是不行的!”

长孙无忌此时也皱着眉头附议到:“臣以为此骇人听闻,不可取。”

李泰脸上露出笑意,有人反对其实是很正常的。

要想让人接受,尤其是让这些死读书的儒家弟子接受尤为的困难。

“臣觉得可行。”程咬金此时站了出来,憨厚的脸上露出贼精的眼睛。

别看程咬金憨厚,但其实他出生官宦世家,可谓是文武双全,为人圆滑,又懂得装疯卖傻,深得李世民的喜爱。

“我看不行,钉上一块铁怎么能行?”

“是啊是啊!”

“这是要给马穿上铁鞋,这简直天方夜谭。”

“我看应当可以,马儿不疼,应当可以的。”

百官议论纷纷,分别发表者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也皱起了眉头,着具体行不行,他也不知道。

“肃静,魏王,你可曾试过?”

李泰当然没试过,要是试过就直接牵一匹马过来了。

“儿臣并未试过,但儿臣觉得此举可行。”

“哦?为何?”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这怎么回答?

难道得告诉你,我提前知道历史?

这明显不行,忽然李泰想起了什么,开口道。

“前些日,儿臣见到一名女子柔荑,染甲粉红,带上银指甲,甚是有趣。

儿臣便知,指甲竟可以染红,带上金银装饰。

那么马儿是否也能带上铁掌?”

这个解释,让百官重新开始思考起来。

染甲出现的很早,在唐朝,用的是凤仙花,有钱人带的是金银指甲,穷人带的是芦苇等。

“这”

众臣迟疑了起来说马蹄钉上马掌有些空洞,但是用指甲来比喻,顿时就形象了许多。

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指甲是不会疼痛的

“陛下,多说无益,何不去御马监牵一匹马,尝试制作,成与不成,一眼便知。”李泰直接提议道。

“此话有理。”李世民毫不犹豫的点头。

李渊靠着五千匹马夺得天下,李世民深知马匹的重要。

从某个角度来说,马匹数量决定了疆土的大小。

“摆驾。”

很快,百官便跟着李世民去了军器监。

这里摆满了火炉,和各种器械以及一种赤裸上半身的工匠。

“见过陛下!”张鸦九带领着一种工匠恭敬的站在了一旁道。

“免礼。”

李世民目光带着期待,有转头对着李泰说到。

“魏王,人与马皆在此,此时便交予你,莫要让朕失望。”

虽然李泰并不会打铁,马蹄铁也只是听说过是u形的,但这并不影响。

李泰走近这匹马,看了看马齿,正值壮年。

又看了看马蹄,有一寸半的马蹄,看起来很不错,这马御马监养的很好。

李泰想了想,办法有了。

“御马监何在?”李泰问道。

养马的地方被成为御马监,有监长,丞,以及众所周知的弼马温。

“臣在。”一个年龄很大的老人站了出来。

看着年纪这么大的御马监,李泰也不好意思用对方,但自己不熟此马性,万一来一脚那就恐怖了。

“找一把匕首,将马蹄刮去薄层,除去泥沙,修的要平整。”

“啊”御马监皱着眉头,眼神求助似的看向李世民。

他的品级不够,大多时间都是在养马,只有驾部中郎才能上早朝。

李世民没有说话,直接给了个眼神。

御马监虽然不解,也只能这样,接过工匠的匕首,开始给马掌处理。

除去泥沙,刮得平整,马儿也很安分,大概这种事常做。

很快,满头大汗的御马监便完成了。

“殿下,臣已经完成。”御马监放下匕首,对着李泰禀告到。

“嗯,你去找笔墨,将马掌涂上墨汁,印在纸上。”

李泰看着便开口道。

“是,殿下。”

很快,四张印有马蹄印的纸被被送到了李泰的面前。

“不错,你下去吧。”李泰点了点头,转头对着张鸦九说到。

“照着此形,用铁打出,薄厚约为两个铜钱那么厚,铁条中间留有四个孔洞,可供铁钉子穿过。”

“是,殿下。”张鸦九回答后,拿着纸,开始找合适的铁条打造。

找好材料,他一手拉动‘呼哧’的风向,另一手将铁条放进炭火之中。

足足过了一刻中,炉子之中的铁条被烧红,他便开始挥舞锤子叮叮当当的捶打起来。

等铁条凉了又加热,这个过程枯燥而又漫长。

李泰看着摇了摇头,要吐槽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李世民看着李泰摇头,眼中很是不解,便问道。

“皇儿为何摇头叹息,莫非是觉得此人不行?”

显然,李世民误会了什么。

???

那不可能,大唐最著名的铸剑师就是他了,他要是不行恐怕各位的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