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沙盘模型(2 / 2)

高炉五米高,呈现出圆筒状,这么奇特的外形,绝对瞒不过别人的。

但是内部结构,还有化学反应,等等没有图纸和知识是很难复制的。

这个科技含量还是很高的。

光是知道外形和材料,就算是自己照着建设,稍不留神就会直接爆炸,当场火化送走。

“殿下放心,媚娘一定会帮殿下弄好图纸。”

说着,武媚娘扭着腰肢离开了李泰的怀抱。

“尽力而为,莫要累坏了自己。”李泰随口交代到。

将事情交代给了武媚娘,李泰开始指定各种指标。

衡量材料的指标,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等指标,都需要制定。

制作好这些东西,就可以开始制车床。

车床又被称为工业之母,有了车床就可以制造各种机械,其中包括蒸汽机。

蒸汽机看起来很简单,但这东西非常考验材料的性能。

蒸汽机工作的环境非常的恶劣,压力,高温,水蒸气等等。

这些都相当的考验材料的性能,一个不合格,当场就炸给你看。

所以,制作衡量材料的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材料的性能,还要考虑热传递,功率,寿命等等。

然后建立模型,计算怎样用最少的材料达到好的效率。

这便是一般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问题,实验解决问题。

然后不断总结经验,最后建立模型得出最佳结果,最后验证,不断重复。

最后就能够得出完美无缺的答案。

经过多次实验得出数据之后,一台合格的蒸汽机才算是完成了。

蒸汽机从模型到投入使用,再到大规模的工业化普及,那可是整整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但脑海中有图纸,这就方便了很多,实验几次得出数据,就能制造出合格的蒸汽机。

不过在此之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得弄出铅笔了和橡皮擦了。

这鹅毛笔,用的是墨汁水,相比毛笔来说好用容易获取,写起来也很细腻。

但和毛笔一样,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涂改不易。

事实上,古代文人也有橡皮擦和涂改液。

用竹简的时候就直接用‘书刀’将写的错字给削掉。

但是现在用的是纸,那绝对是一削一个洞。

于是就有了涂改液——雌黄:信口雌黄的那个雌黄。

这东西细腻,可以又一定褪色的成分,同时会牢牢的粘住,不易脱落,只不过经不起多次涂改。

别指望用这个东西能够作图。

但一支2b铅笔的铅笔芯是石墨和粘土按照比例混合制作成的。

而橡皮擦则是橡胶做的。

石墨矿难找,橡胶树还在美洲,石油制造塑料还在地里,这都不是自己能用的起的。

能够用的起的大概只有炭笔和馒头了。

炭笔随便找一棵柳树,在没有橡皮擦的时候只能找用馒头当橡皮擦了。

炭笔和橡皮擦的问题的问题勉强解决了。

然后是尺子,圆规,钢笔,都得让金匠给制作出来。

有了趁手的工具,李泰这才满意了些。

看着这个金尺子,金圆规,金钢笔···李泰感觉无比奢华。

先将一些基础构建给画出来,齿轮,连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