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面松了口气的,还得是刘邦,他就怕子婴是个很项羽一样的年轻人,想要见自己就是为了羞辱自己一番,之后还要赶尽杀绝,这对双方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陛下与我约定在此相见,不知有何吩咐?”
按理说,两人是没什么见面的必要的,想要让刘邦退兵,刘邦直接退就行了,这和谈,就一定是得有条件的。
“朕能吩咐得了朕账下的将士,但一定是吩咐不了沛公的,朕在书信里已经说了,只要沛公退兵,不再攻打武关,朕立刻率军去剿灭项羽,沛公是去跟项羽汇合还是坐山观虎斗,那就是沛公的自由了。”
“陛下果然决断,此事我以为对我们双方都好,自然可以应允。”
刘邦眼看着子婴是个直接的人,也就不跟他绕圈子了,直接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相信子婴就算是有条件,一定也是早就已经在心里面想好了的,绝对不会在这宰自己。
“但是朕有两个条件。”
这话倒是不怎么出乎刘邦的预料,他呵呵一笑,点点头,示意子婴说出他的条件,但并未言明自己就一定能答应。
“第一,写下一封议和的手书,之后即刻撤军,沛公要是不守道义,恐怕各国的叛军日后都不会跟沛公结盟了。第二,朕需要一个了解项羽军中事宜的人,听说沛公的账下就有一个小吏,名曰韩信,之前在项羽麾下待过不少时日,沛公现在就让人将韩信带过来,交给朕。就这两件事,如何决断,就看沛公了。”
子婴说完了之后,好整以暇的坐在那,静静的等着刘邦的回答。
子婴这两件事在刘邦看来思路很简单,一个是害怕自己在他撤军了之后卷土重来,另外一个是想要提前了解一些项羽军中的情况。
这对于刘邦来说的确是不难,这一路走来让他看到了不打仗也能滚雪球一样的积累人马,离开武关,他有信心在子婴和项羽交战的时候让自己的人马突破到近乎二十万,到那个时候,他自然今非昔比了。
至于韩信,在刘邦看来不过是个言过其实的年轻人罢了,在项羽那没混下去,到了自己这又是好高骛远,给子婴自然也没啥。
但刘邦活了这么大的岁数,凡事自然都不能太着痕迹,他心里虽打定了主意,但却依旧装作深思熟虑的样子,过了足足半晌之后才开了口。
“既然陛下如此坚持,这份手书我倒是也能写,至少我也算是跟陛下和谈过的,日后要是在战场上再相见,希望陛下能手下留情啊!至于韩信,不过是个小吏,我这就让人将他带来!”
显然,刘邦这个时候心里更在乎的是他跟子婴签订的这个手书,这么一份手书要是爆出去的话,楚国叛军肯定就不认他了,当然,这对于刘邦来说其实也无所谓,自己挂在楚国的名下,不过就是背靠着大树好乘凉罢了。
至于韩信,刘邦这个时候真的不怎么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