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五章 一年(1 / 2)

 康寿元年,长安城临江楼上。</p>

不知不觉的时间,杨昭已经称帝快要一年的时间了,长安城的居民们已经适应了最新的年号,甚至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皇帝只是个傀儡。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谁是皇帝,年号是什么,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关注的是物价是不是又涨了,谁家的小子当官了,谁家的小子犯事了,谁家闺女思春了这种事情,在他们的心中,只要能够让他们吃上饱饭,让他们有时间消遣,那就行了,管他谁当皇帝呢,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太遥远了。</p>

临江楼的三楼,在靠近栏杆的地方,有一张不大不小的圆桌,桌子上围坐着三四个人,为的一个是个青年,穿着一身深紫色的袍子,袍子上用金线绣着一尊菊花,袖口跟领口也是绣着藤蔓的纹样,头上用一块白玉将头嵌住,腰间也是束着一根白玉带,中间镶嵌着一颗拇指肚大小的红宝石,一看就是非富即贵之人,一阵风吹过来,将青年头上的丝吹起,飘了起来,带来一丝飘逸的感觉。而他身边的那三个人,一个是个胖子,虽然长的比较胖,但是确实一副很精明的样子,另外一个青年面色黝黑,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而第三个青年则是一副英气,除了英气之外,脸上还多了一丝邪邪的气息,让人觉得似乎有些狡诈。****不错,为的那个人正是我们的主角李冰,另外的三个人自然就是常在李冰身边的长孙无忌、李元霸和李元吉三人了。</p>

前些日子,临江楼地三楼进行了重新的装修,将原本的雅间拆除,将强也拆除掉。只剩下几根柱子在支撑着屋顶,而边上则是围上了一层不高的栏杆,从这里可以俯瞰到外面的情景,一阵阵的微风传过来,给大家带来一种特别的感觉,而且三楼上的桌子数目,也是仅有区区的数张而已,非是大富大贵之人,是没有资格能够来到这临江楼的三楼地。</p>

不知不觉的,这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年的时间内足以生很多事情,先是现在中原地区的各个割据势力更加的蠢蠢欲动起来,都紧紧地盯着江都那个不大的地方,就等到时机一到,就各自挑起自己的旗号,去年的时候。李密率领了十万大军前去攻打洛阳,结果没想到王世充也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物,而且还占据着洛阳城这样的数一数二地大城,洛阳城的地理位置也比较重要,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自古就是古代建都的一大选择,中国古代计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设在了这里,可见其位置的重要性。在坚城和强大的军力的支撑下,经过了六个多月的战争,王世充率领着他的队伍大败李密的瓦岗军。瓦岗军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回到荥阳暂时休养生息,而王世充也是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他最终还是打败了李密,但是他地军队也是在李密猛烈地攻击和数以月计的围困下上网惨重,所以他也不得不无奈的放弃了追击李密,彻底将李密击败地想法。</p>

现在的李密经过这次大败之后,已经从大型割据势力的地位上掉了下来,沦为了三流的势力,而李密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尤其是那种从天上摔下来的失败更是他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拼命的想要东山再起,但是却遭到了部将们的反对。无奈之下,李密只能硬着头皮来到长安找李渊借兵。李渊热烈欢迎他,将李密当成贵宾对待,常称李密为弟,还准备将表妹嫁给他。但一直认为自己能够问鼎天下的李密怎么可能会甘于屈居人下?况且他这次来长安是向李渊借兵地,而不是沦为他地手下,所以李密就推辞了李渊的拉拢,对李渊说想回山东收服部下,帮李渊拿下洛阳,求李渊借他一部分兵力,李渊表面上答应了他地要求,暗地里却准备出兵荥阳,彻底的将李密消灭,借兵只是为了麻痹李密而已,暗中派出了长史张宝德在李密的身边监视着李密的一举一动。</p>

李元吉看到李冰的酒杯空了,赶紧给他斟满,李冰朝李元吉笑了笑,然后站起身来,意气风的站在栏杆边,俯瞰着下面的繁华趁势,然后将杯中的酒一口饮干,然后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来。将另外的三个人弄的一愣一愣的。</p>

自从在李渊无意中透出出一丝心中准备对荥阳用兵的想法之后,私下底里那些大臣们就出征挂帅的人选开始热议了起来,就目前来看,呼声最高的两个人一是李冰,他得到了军队中大部分力量的支持,再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虽然不及李冰,但是他手下也是有了好几名猛将,在先前的战斗当中也是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而且李世民在大臣当中的口碑不错,故而让李世民挂帅的呼声也是十分的强烈,一时间有些僵持不下,就连李渊现在也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这件事就暂时耽搁了下来,不过李冰倒是不怎么担心,这将近一年来的时间中,他除了暗中筹划之外,渐渐的远离了朝堂的中心,更多的时间他都是用来陪自己的妻妾还有窦氏她们,虽然他本人已经不再参与什么政事,但是现在他的爵位还是一步步的往上升着,年纪轻轻的他现在已经是汉国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