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唐第一舞人(2 / 2)

大唐奴牙郎 夜尽长 0 字 2022-05-19

与她正对面的周钧,看着公孙大娘,心中没来由的一惊,嘴巴张开,也忘记了说话。

而就在这时,台下的观众之中,玉萍突然站起来惊呼道:“原来是你!”

小半个时辰之后,殷家戏班的演出结束了。

虽然中间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但总的来说,演出效果非常好,落幕时观众不停的叫好声就能说明一切。

周钧、玉萍还有公孙大娘,三人却坐在庭院的阁亭之中,正在说着话。

玉萍看着公孙大娘,不敢置信的说道:“大娘子与从前大不一样,第一次见面时,妾身听了名字,都不敢相认。”

公孙大娘摇头笑道:“当年梨园的周家女,誉满长安,风头无两,我也没认出啊。”

玉萍低下头,轻轻说道:“好多年了。”

公孙大娘也说道:“是啊,好多年了。”

见这二人陷入沉默,周钧朝公孙大娘问道:“樊家主真的是当年那位唐宫第一舞人?”

公孙大娘听了这话,连忙说道:“二郎恁说第一舞人,却是要折煞妾身了。”

周钧能够看到传说中的人物,情不自禁脱口而出:“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玉萍和公孙大娘听见这诗,俱是一愣。

玉萍细细品味一番后说道:“二郎端是好文采,平日里却不爱显山露水。”

周钧顿时反应了过来,杜甫的这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却是写在大历二年(768年)十月十九日,眼下还没问世了。

周钧先是说道:“这诗不是我写的。”

见玉萍和公孙大娘不信,他又说道:“公孙大娘当年的剑舞,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首诗就是当年一位观者写的。”

公孙大娘一愣:“竟有此事?”

周钧心道,何止如此。

公孙大娘乃是开元盛世的唐宫第一舞人,更是一舞成就了大唐的三圣之道。

画圣吴道子,从公孙大娘的舞姿里,体会到了运笔之法,形成了笔势圆转,画下人物衣带如被风吹拂,被后人称为『吴带当风』。

草圣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时挥洒自如的手势和旋转跳跃的矫健身姿当中,领悟到书法的神韵,创造了运笔放纵的草书。

诗圣杜甫,观了公孙大娘的剑舞,写了唐诗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封为传世绝唱。

玉萍问道:“没记错的话,大娘入了梨园,应是在教坊中升了那乐营将,怎又出来成了油坊婆?”

公孙大娘洒然一笑:“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妾身的剑舞虽然受了赞赏,但奈不住年老色衰,手脚迟钝,又教了好些徒弟。”

“宫演也用不了上场,教坊中该教的也教了,妾身终日无所事事,却成了闲人一般。”

“我性子本就耿烈,又不愿这样过活一辈子,就和田公将军乞了身,离了长安,入了泾阳。”

“嫁给了樊郎,并决意从此封剑,再不乐演。”

周钧听到这里,感慨了一声。

公孙大娘当年在郾城初次亮相时,那时候才不过是一位十四五岁的小娘。

杜甫当时在场,还记道,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那个时候的公孙大娘,服饰华美,容貌美艳,众人观之,皆慕之。

然而,这世间女子,都逃不过美人迟暮。

几十年过去了,公孙大娘早已容貌大变,身形魁梧,再也不复从前的英姿了。

这也是为何,虽是同名同姓,周钧起初却怎么也认不出公孙大娘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