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外迁(2 / 2)

大唐奴牙郎 夜尽长 0 字 2022-08-31

庞公说道:“李林甫将你安排到王忠嗣的麾下,一来是因为你与朔方军已有交道,将你安插进去,不会引起北藩的反弹;二来是因为你自身也有才能,在王忠嗣手下或能当得重用。”

周钧问道:“庞公,李相将我安排到王忠嗣麾下,又希望我具体做什么呢?”

庞公思考片刻,说道:“王忠嗣,战功赫赫,兵强马壮,又与朝臣、宫中交好,倘若想要从外攻破,怕是困难重重。依李林甫平日里的做派,不外乎是让你监视打探,寻得把柄之后,再向圣人告发王忠嗣。”

周钧听了,缓缓点头。

但是,周钧的心中还有着疑虑,李林甫将他安排到王忠嗣麾下,真的仅仅只是为了监视和告发吗?

在王忠嗣的身边,怕是安插了不少李林甫手下的细作,监视告发这种事情,根本不用周钧也能做到。

庞公此时朝周钧问道:“二郎,你可愿意去河西、陇右?那里环境恶劣,又兵事凶险……倘若不愿,咱家便替你辞了这差事。”

周钧思索片刻,权衡了事情的利弊,最终答道:“某愿意。”

庞公点头说道:“既然愿意,二郎也别多虑,北藩能够获取战功的机会多,是一处升迁的好去处。你去了安心做事,倘若李林甫有教,只管与咱家说,无需顾虑寿王之事。”

听见庞公这话,周钧一愣。

对方话里,好像隐约有些不与李林甫为伍的意味。

周钧出了书房,殷大荣追了出来,并且招手示意前者随他来。

周钧跟着殷大荣出了小院,后者开口说道:“就在二郎忙着周家大郎婚事的时候,寿王来了别苑,庞公又借着李林甫的信件,说了储君一事。寿王听了信中拜见母妃的建议,当场就拒了,而且还直言此事休得再提。庞公见寿王言辞激烈,便也不再劝了。”

“当晚,庞公与咱家吃酒,只是说愧对贞顺皇后。但是,他又言道,寿王已成人,自有他的想法,倘若他不愿,那么争储一事,只能就此作罢。”

听到这里,周钧也明白了庞公的态度,后者对于寿王上位一事,如今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殷大荣又说道:“李林甫那封信,庞公本来一直在犹豫,是否要给你看。后来,他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凭着二郎的能力,再借着这一股东风,将来说不定便能出人头地。倘若二郎真有出头之日,那庞公和咱家将来也算是有了一个可依靠的人。”

殷大荣这一番话,等于是在向周钧解释,庞公已将原本扶持寿王争储的心思,慢慢挪向了后者的未来。

毕竟,庞公身为内侍,无儿无女,所服侍的武家已成了过往云烟,唯一存念的寿王,又不愿争储上位。

在长期相处之后,深知周钧人品与能力的庞公,为了将来,只能把一门心思,全部放在了周钧的身上。

想通这些,周钧朝着殷大荣唱了个喏,沉声说道:“钧必不负庞公、殷公的期望。”

殷大荣笑着说道:“二郎言重了,咱家可没有庞公那么多的心思,我眼下唯一想的便是,早日将手底下那群乐伎调教出个模样。昨日,我已将殷家戏班的班主之位,渡给了宋居士。”

周钧听着惊奇,问道:“殷公让宋居士做了班主?”

殷大荣:“不只是班主,还有场地、用度等等,齐齐许了宋居士。有了居士排戏,咱家可算是不用天天烦忧,只等看戏便是。”

周钧心中也有些好奇。

宋若娥有了戏本,又有了戏班,而且还有了场地和用度,今后不知道她会在这灞川之中,开辟出何等的天地来。

周钧辞别殷大荣,回了长安,开始都官司的职事。

没过多少时日,朝中果然下了迁令。

原刑部都官司主事周钧,迁往凉州武威郡,担任河西互市监丞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