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七十九章 表演时间(2 / 2)

国策 闪烁 6714 字 2019-10-10

半个小时的装甲战,完全体现出了双方的“质量”差距。

直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才让巴军陆航的武装直升机群上场。

趁着印军装甲集群全面溃退的机会,上百架巴基斯坦陆军的wz-15pz型武装直升机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作为wz-15系列武装直升机的终极改进型号,wz-15pz不但拥有更强的武备,而且战斗重量比wz-15a增加了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用来增强战场生存能力,比如增强座舱与发动机舱的装甲厚度、加强机身结构等等。为了不降低飞行性能,wz-15pz的两台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在wz-15a的基础上增加了75%,同时采用了五叶浆翼。作为最后一代武装直升机的最终型号,wz-15pz的绝大部分作战性能都超过了印军的ah-72i,在某些方面甚至不比qw-26b差。

即便只是普通型号,武装直升机也是坦克的最大克星。

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冷战期间诞生的新机种,武装直升机自诞生的那天开始,首要任务就是反坦克。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各国都在探索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方法,比如为坦克配备可以打击超低空目标的炮射导弹,但是在与武装直升机对抗的时候,受到自身性能的限制,坦克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如果不是垂直起降低空攻击机的出现,武装直升机至今都是超低空霸主。

所谓兵败如山倒,溃退开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5日凌晨0点25分,第7装甲师在武装直升机群的掩护下,开始向东突击。

为了达到最大突击效果,袁晨皓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第75炮兵旅。

炮击从0点3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2点30分,整整2个小时!

炮击的重点仍然不是印军装甲部队,而是提前开始撤退的印军步兵。从一开始,炮火就越过印巴国境线,落在了印度境内。

到这个时候,巴军作战参谋已经对袁晨皓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重点炮击印军步兵,不是为了消灭更多的有生力量,而是阻止印军进入防御阵地,为第7装甲师发动反击创造机会。

以当时的情况,印军装甲部队全军覆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如何在越过印巴国境线之后,让第7装甲师走得更远一点,才是袁晨皓追求的目的。

0点45分,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术航空兵再次参战。

这时,裴承毅干预了袁晨皓的战术指挥工作,没有让袁晨皓把共和国空军的战术航空兵派上去。

即便如此,对战局也没有多大影响。

随着反击开始,第7装甲师不但让第71坦克旅以最快的速度向东挺进,还让之前跟随第71坦克旅作战的第72与第73装甲旅在装甲集群后面展开,扩大进攻宽度,撕开印军的边境防线。

在第7师的少将师长准备把第74步兵师投入战斗的时候,袁晨皓立即下达了相反的命令,要求把第74步兵师留在后面,充当战术预备队。

这一命令及时纠正了巴军的错误。

不管怎么说,东面的印军有5个师,8万余人。第7装甲师只有3万多人,虽然在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下,第7装甲师歼灭8万敌军不是大问题,但是要在数个小时之内吃掉这么多的敌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换句话说,当印军的防御空间缩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进攻难度就会大增。狗急尚且跳墙,更别说几万军人了。如果巴军过早的投入全部力量,没有留下战术预备队,在印军发起反击时,就没有兵力可以调用了。

事实证明,袁晨皓的判断相当准确。

2点30分,巴军越过印巴边境线,进入印度境内。

印军减缓了撤退速度,开始进行小规模反击。

这时,巴军指挥官差点犯了相反的错误,那就是过早动用预备队。

在袁晨皓的明确命令下,第74步兵旅才留在了后面。

在稳步推进的情况下,第7装甲师以平均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前进,缓慢的压缩着印军的机动空间,迫使印军以添油的方式发动战术反击,消耗印军的有生力量。

5点50分,第7装甲师将战线推进到了菲罗兹布尔,也就是拉贾斯坦运河西岸。

到此,印军已经无路可退。

经过一个晚上的战斗,8万印军只剩下了不到3万,大约有7000名印军战死,2万多印军做了战俘,另外2万多印军零星分布在巴军战线后方,正在遭到协同第7装甲师作战的另外2个巴军师的猛攻。

直到这个时候,袁晨皓才吹响了总攻的号角。

随着第7装甲师的4个战斗旅,第72步兵师的2个战斗旅投入战斗,被围困在拉贾斯坦运河西岸的印军只有两种结局:要么缴械投降,要么战死沙场。

毫无疑问,绝大部分印军官兵选择了前者。

作为二线部队,5个印军师的绝大部分官兵都是贫民出身,参军服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国家服务,而是混口饭吃。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谁愿意死得不明不白呢?

此时,另外两个方向上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