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天意,我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然要与魏霸血战到底。”陆逊打断了潘濬的思索,拍了拍案前的地图:“承明,既然诱敌之计急切之间无法见效,我们可能还要立足于强攻。正面击破魏霸……”陆逊虽然极力想让自己显得平静从容,说到魏霸的名字时,却不由自主的滞了一下,这才接着说道:“也许对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最有效。是以,我想缓缓图之,周密部署,以求一战解决问题。”
“那是当然。”潘濬应道:“可是,伯言,你若是想和当年一样以守为攻,我看有些困难。从襄阳之战开始算,我们已经连续战斗了两年,而且接连损兵折将。大王已经急了,怕是不会让你从容应付。”
“魏霸同样不能从容。”陆逊坚持道。
“是的,魏霸可能急于支援关中战场,也希望尽快结束战斗。这一点,我们差不多。可是你要清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战是和,魏霸自己可以决定,诸葛亮远在关中,怕是指挥不动他。可是大王却近在武昌,他能忍耐到几时,我们却是说不准。万一……”
陆逊眉头微皱,过了良久,无声的叹了口气。武昌的事,他已经知道了,孙权的心情,他大致也猜得到,潘濬的提醒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切实存在的问题。
“就算是大王有命,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我们为将的,可不能惟上是从。”陆逊最后下了一个结论。潘濬没有再劝,他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不容易了。
经过十几天的准备,陆逊兵临城下,正式开始对临贺城的围攻。临贺城的西南是一片平地,陆逊的大营就扎在这里。在临贺城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山岭,呈西北、东南走向,正好绕过陆逊大营的后方,虽然不高,位置却非常重要。山岭的西侧就是越城岭,两者之间有一道宽约两里,长约三十多里的峡谷,一直通往桂岭。
魏霸在这座山岭上布了一个防守阵型,和临贺城成犄角之势。阵势由山岭之上一直延伸到山谷中,拦住了吴军进入山岭的道路。陆逊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先取山岭上的阵地,只有先拿下这道山岭,才有可能确保大军的后路安全。魏霸善于出奇,陆逊可不希望大军攻城之时,突然从后面冒出来一股敌人。
促使陆逊下这个决心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魏霸本人就在山岭上。擒贼先擒王,陆逊虽然不知道这句名言,却知道这个道理。如果能擒获魏霸这个神将,其他的蛮子将不战而溃。
可是要攻山岭并不容易。岭高百丈有余,山地奇险,又连绵数十里,要想彻底包围山岭是做不到的,陆逊只能派人先攻山谷间的阵地,希望突破这道阵地之后,深入山谷,然后切断山岭阵地和城池的联系。如果能把山岭上的阵地变成无援的孤军,对那些蛮子的士气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是一场没有什么花招的战斗,只有一步步强攻。
一切准备妥当,在一个朝阳初升的清晨,陆逊摆开了阵势。两万大军出营列阵,面南背北,正对着魏霸摆在山谷中的阵地。
战鼓声隆隆响起,在山谷间回落。五千吴军列成一个方阵,站在阵前,盔明甲亮,旌旗招展,士气高昂,一看就让人心生寒意。在他们的身后,一万五千吴军列成四个方阵,中军最厚实,大约有八千人,左右两侧略落,各约两千人,后阵又略厚,大约三千人。
魏霸站在山里之上,看看远处陆逊的中军,再看看阵前的几架高大的攻城车,不禁哑然失笑。这些攻城车还是他帮陆逊打造的,那时候是为了攻克襄阳,没想到陆逊现在用来对付他了。
“太初,你知道不,当时就用这种大车,险些攻克襄阳。”
“是吗?”夏侯玄看着那些足有五六丈高的大车,暗自吃惊。“那后来为什么没有攻克襄阳就撤退了?”
“陆逊大概以为有了这些攻城车就能拿下襄阳,不再需要我了,所以他想挟持我。我岂能听他的,就翻脸了,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
“你故意的吧?”
“话可不能这么说,要有根据才行。”魏霸矢口否认。
夏侯玄撇撇嘴,他听说过那场战事,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才不会相信魏霸只是因为意外才与陆逊翻脸呢。不过,他没有戳破魏霸,以他过人的观察能力,他发现魏霸有些紧张。不仅魏霸有些紧张,那些蛮子将领也很紧张,面对吴国最杰出的战将陆逊,他们都有一种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不安。与普通人不同的是,魏霸能够正视这种紧张,并且企图克服这种紧张。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