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天下第一美男的权臣之路(49)第1222章 天下第一美男的权臣之路(53)(1 / 2)

 “我不愿这样想,也不愿这样做。”

顾陌说道:“一时快意,成全了英雄之名,却难免欠了天下百姓,况且这样也算不得英雄。”

顾陌抬眼,极其认真的看着桓琳,“于天下而言、于史书后人而言,大司马的前半生,都是金戈铁马,英雄气魄,可今日过后,无论成败,都能教大司马从前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若是我不在意身后名,执意要做这皇帝呢?执意要大开杀戒呢?”

顾陌沉默了一下。

“这些为了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他们没有死在北伐回归故土的战场上,却最终要死在自己人的窝里斗中,大司马,今日若是打起来,无论谁输谁赢,你我都将是罪人,受到天下口诛笔伐,还请大司马三思而后行。

桓琳神情却毫不在意。

都走到这一步了,他还只是在逼小皇帝禅位,并没有大开杀戒,已经够仁慈了。

顾陌又只得说道:“算起来,大司马对我有知遇之恩,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愿意与你走到兵戎相见的这一步。”

“但我花了许多年,才让南方近二十年再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谁都不能破坏我二十年的努力,大司马,你也不行。”

“所以子机非要与我斗?”

桓琳哈哈大笑,“顾家堡远在颍川,便是出兵前来,也来不及了,更何况,顾家堡如今的实力,能与我斗吗?”

顾家堡充当了半个国库,出钱出力支持顾陌的事业。 一秒记住https://m.51kanshu.cc

再有钱,也耗的差不多了。

如今便是三军将士因为朝廷的慰问抚恤有了异心,他也能靠着自己的亲兵拿下建康城。

顾陌摇摇头,“大司马,你既认可了我的能力,便也不要轻易小看我,你能兵围建康,我自也能兵围你的三军,真要大动干戈,子机可从未惧过谁。”

顾陌话落,桓琳的副将神色慌张跑进来,在桓琳身边一顿耳语。

桓琳脸色变了,看向顾陌的眼神也变了。

因为此刻,他的三军已经被从顾家堡赶过来的一万精兵包围了。

那一万的精兵,骁勇无敌,当年曾在临平与南侵的北方军队一战,竟以一万的兵力将敌军二十万的兵力打的七零八落,成为自古以来少有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一举成名,天下皆知。

大军开进,速度过快队伍难免会乱,从而导致战斗力下降。

而顾陌的一万精锐却半点不见疲态,足以可见在他兵围健康前,这支精锐就已经快到健康了。

所以,顾陌一早就料定了他会起兵。

然而在到建康城前,他其实一直在犹豫,并没有拿定主意。

他自己都没有琢磨透他的内心,顾陌却早已经知道了他的抉择。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你竟能提前猜到,天下第一名士顾子机,真是名副其实。”

还有顾家堡的实力,好像也被他小瞧了。

这些年顾家堡低调,便叫所有人都以为,顾家堡的鼎盛时期早已经过去了。

可知其白,守其黑,顾陌如此精明,怕是有七成也要装出只有一层的样子。

顾家堡的真正实力,早已超过了景朝。

桓琳叹口气,“罢了,看来今日本司马想要和平解决此事,是不可能了,子机非要与本司马作对,本司马也只能拿你的人头,去震慑你那一万精锐了。”

朝臣们听得心惊肉跳,纷纷朝着顾陌使眼色。

顾陌却说道:“若是大司马今日要杀子机,子机会低下头颅,让大司马尽管砍了去。”

打起来,肯定不会的。

调来一万精锐,顾陌就是意思意思。

真要打,她也会选择自己上,和桓琳打一架。

这一场鸿门宴,从早上到傍晚,本来天气就冷,朝臣们干坐着当背景板都快耗不住了,更别说一直和桓琳斗智斗勇的顾陌了。

好在到最后,她总算是靠三寸不烂之舌,打消了桓琳造反的意图。

最后撤兵的时候,桓琳问顾陌。

“如今本司马只想知道,本司马文治武功,哪样输给了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你为何支持小皇帝而放弃本司马?”

说顾陌有什么忠君思想,他可不信。

看她在朝堂上无所不用其极的样子,像是在忠君吗?

顾陌也如实相告。

“不瞒大司马,于子机而言,其实谁做皇帝都可以,如果大司马再年轻二三十岁,子机一定会选择大司马。”

她说:“子机不忠君,只忠于自己。”

桓琳已经老了,他的雄心还能有几年?

等真的坐到那个位置上,没勤政几天估计就开始飘了。

这样一来,尚未成长起来的小皇帝反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桓琳怎么都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本司马只恨与你相逢已晚啊……”

桓琳下令撤军了。

有顾陌在,他的夺位大计终究难以成功。

而一旦失败,他过去几十年的戎马战功也将化为乌有,并且还会将整个桓氏拖下水。

他终究是不敢去做这个罪人。

桓琳撤兵,朝臣刚松了一口气,却发现顾陌竟然借着桓琳起兵这件事,直接把自己的一万精锐给弄到了建康城,美曰其名是谨防此类事件再发生,保护大家的安全。

可有了兵力,顾陌在朝廷不是更如鱼得水了吗?

朝臣哪里还敢跟她刚?

踏马的这完全是走了虎又来了狼。

很快,让他们更绝望的事情来了。

造反事件过后没多久,雄姿英发戎马一生的桓大司马身体就垮了,病重去世。

然而死前,他竟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

他认谢昭做义子,将分散在二十多个儿子手里的兵权全部收回,交给了谢昭。

其实相当于交给了顾陌,毕竟他临死前可是抓着顾陌的手,学刘皇叔来了个白帝城托孤。

桓琳很清楚。

他几个儿子好大喜功,手里捏着这些兵权肯定不老实,日后难免要走他这个爹的老路子。

可他这个当爹的都斗不过顾陌,他那几个儿子哪来的本事?

与其将来落个全族覆灭的下场,不如把兵权给顾陌,保全桓家。第1219章 天下第一美男的权臣之路(50)与其将来落个全族覆灭的下场,不如把兵权给顾陌,保全桓家。

但他生性多疑,又怕顾陌还是会对桓氏下手,因此认谢昭当义子。

如此一来,他和谢昭就有了名义上的父子情分,谢昭若是在顾陌手底下无法保全桓氏,终究是要被世人所诟病的。

为了家族,桓琳真的是煞费苦心了。

然而他几十个儿子不领情啊,他尸体都还没凉了,几十个儿子就闹起来了。

但兵权在谢昭手里,他们没有实权,再怎么闹也不过是小打小闹,没闹出什么气候来。

但是桓琳死时,要求配享太庙。

朝臣一片反对之声。 首发网址htt<a href="ps://m." target="_blank">ps://m.</a>51kanshuc

桓琳已经死了,他们并不把桓氏放在眼中,一口一个老贼的喊。

顾陌却力排众议,坚决要求小皇帝满足桓琳生前心愿,并说道: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出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桓琳便是一直有造反的企图,可谁也不能否认他之于国家和民族的贡献。

顾陌一支持,朝臣便想到她手里捏着的那三军,顿时不再哔哔了,一口一个太傅说得对太傅说得好。

小皇帝也只得阴着脸下了诏书,给予桓琳配享太庙的尊荣。

到现在他才明白,顾陌对景朝分明用了和顾家堡一样的发展方式,不声不响一点一点的蚕食。

现在整个景朝的江山,都在顾陌手里了,她的权势比起桓琳在世时更甚,称她为南朝第一人物也不为过。

他的小命也从桓琳手里转到顾陌手里了。

小皇帝觉得顾陌造反,也是迟早的事了。

他索性破罐子破摔,找顾陌要兵权。

“陛下,臣手里的权力,现在谁也不能给。”

顾陌对着他笑,“因为臣除了自己,谁都不信。”

小皇帝气急败坏,“那朕还做什么皇帝?”

顾陌,“那陛下就不做好了,臣瞧着中山王倒是十分的听话,陛下不想做,臣这就迎中山王进建康城。”

小皇帝一下噤声了,顾陌这是要学桓琳重新扶持一个傀儡啊!

那离自己的死期还远吗?

“太傅,朕与你开玩笑了,兵权掌握在太傅手中,没有比这更让朕放心的了。”

这之后小皇帝变得异常的乖巧听话,把自己当成了卧薪尝胆的勾践,对顾陌极其孝顺。

甚至还主动册封顾陌为摄政王,称呼顾陌为亚父,一副我只想活命不会跟你争权的怂逼样。

顾陌都懒得理会他那些小伎俩,一门心思扑在了政事上。

以前她改革朝政时候,大多数时候桓琳虽然不吭声,但他毕竟是世家,但凡真正动到世家利益或者说是桓氏利益的事,他就会跑出来反对。

如今桓琳没了,顾陌顾虑少了许多,手段也比之前强势了许多。

而对于掌握了社会大多数财富和权势的世家来说,顾陌如今的每一项改革针对的几乎都是世家。

看着朝堂上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看着这些寒门子弟越来越得人心。

世家们人心惶惶,忍不住质问顾陌。

“摄政王,咱们共事这么多年,也没怎么着你?你至于要将咱们世家赶尽杀绝吗?”

“众位认为,世家的没落,都是本王一人造成的?”

世家权贵们冷哼,心想这还用说?

顾陌没来的时候,这天下是世家的天下。

顾陌来了,入朝还不到二十年,朝廷就成了寒门的天下了。

这踏马不就是顾陌这个事儿逼搞出来的吗?

顾陌也笑了一声,对朝臣说道:

“众位认为世家的没落是本王造成的,那本王想问一句,衣冠南渡,北方沦陷,南方战乱不休,又是谁造成的?”

“摄政王难道以为是我们造成的?”

顾陌,“不是你们,是诸王贪婪、是皇帝不中用,是百姓不知足,和你们世家没有任何关系。”

世家们,“……”

顾陌,“你看,你们都不肯承认天下大乱和你们有关系,怎么把世家没落这样的大锅甩给我?共事这么多年你们还往我背后捅刀子,不厚道啊。”

世家们,“……”

顾陌继续说道:“自本王入朝以来,所言所行,皆旨在打造一个富国强兵的朝廷,意在是在改变世家们的精神面貌,让天下人知道,世家之所以为世家,不是以贵傲物以富凌人,而是富而好礼,虚己待人,特别是对弱势百姓,都是心怀感恩和同情的,本王一片好意,若是你们还是因此没落了,那肯定不是本王的问题,你们说呢?”

世家们,“……”

你权力大你说啥就是啥,我们哔哔不起……

而且也怕再哔哔下去顾陌吐血。

以前顾陌吐血还吐的很真诚,虽然血不见得是人血,但至少是血。

现在吐,直接抓了把枸杞丢出去,走完吐血过程就当自己真的吐过了,简直把五毛特效运用到了极致。

而顾陌见世家们噤声了,也懒得管他们了。

今日的世家已不是之前的世家了,除了那几家四世三公的世家确实人才辈出,其余的,基本都只能靠祖宗庇荫混日子。

而那几家四世三公的世家,又是最有眼色的。

他们家里有人才,并且擅长培养人才,他们一点都不怕自己的家族子弟没有市场,所以才不会那么傻去跟顾陌拼什么鱼死网破。

他们都不发声,那些普通世家更是只能憋着,回去好好培养家族子弟去了。

桓琳死去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北方,让北方各大政权也如临大敌。

之前,北方都认为顾陌和桓琳是两只老虎相斗,相互制肘,只要他们都活着,对北方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现在不一样,南方势力差不多被顾陌统一了,那些难搞的很的世家也变成了乖宝宝,听话的很。

若是南方锐意北伐,真可能就成功了。

这样一来,顾陌一下就成了北方政权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让南方再次陷入混乱,北方派了刺客南下刺杀顾陌。

刺客来了一波又一波,但顾陌分毫未损。第1220章 天下第一美男的权臣之路(51)刺客来了一波又一波,但顾陌分毫未损。

并且在五年后,顾陌四十二岁这一年,南方休整妥当,厉兵秣马,准备北上了。

而且还是顾陌亲自带兵。

出征那天钟鼓齐鸣,兵容极盛,小皇帝携朝中大臣亲自送顾陌出城。

小皇帝还假模假样的掉了几颗鳄鱼眼泪。

“亚父,你可定要平安归来啊,这天下不能少了你!”

顾陌摸摸他的头,“陛下放心,亚父肯定会活着回来的。”

小皇帝,“……”

其实你也不用这么认真的活着回来……

看见他抽搐的表情,顾陌哈哈大笑,上马离开。

如今朝中寒门子弟占了三分之二,

他们没有世家的根基,也不攀附世家,自然少了许多争权夺利的心思。

至少这时候,他们都是全力支持顾陌北伐的。

因此顾陌完全不必担心朝廷大后方。 记住网址m.51kanshu.cc

而这次出征,芸娘也在队伍中,这自然是获得顾陌首肯的。

这些年,芸娘和顾陌虽只是表面上的夫妻,却有比夫妻更加深厚的感情。

顾陌之于她,是长辈是恩师,是让她看见这世上另一番天地的人。

她对顾陌的感情,早就超出了世俗之外。

这次北伐,是顾陌第一次亲自带兵上战场,她终究是担心的,唯一能想到的不再担惊受怕的方式,便是与顾陌共进退。

顾陌生她生,顾陌死,她也死。

她原本以为顾陌不会同意,还忐忑了许久,却没想到顾陌答应了。

“战场凶险,但你若是执意要去,我也不会拦着你的。”

战争打响了,千军纵横在前,顾陌壁立千仞。

刚开始胡人还喊着生擒南朝摄政王,一统中原。

结果景朝大军携北定中原、鲸吞锦州之势,一路势如破竹,半个月之内就灭了北方十多个政权。

胡人追亡逐北,尸沉骨埋,硝烟裹挟着血腥弥漫了整个中原大地。

然而要一统北方,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

为什么北伐这么多年,南方朝廷都没能成功统一北方?

除了南朝内部的矛盾,也和客观条件有关。

北方政权实在是太多了,刚打死一个,另一个马上又冒起来了

顾陌应对的方式,就是继续用铁血手段强势镇压,将冒头的拖到街上全砍了。

你冒一个试试?你敢冒我就敢弄死你,管你是什么族。

人嘛,都是贪生怕死的,在绝对的强权面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然就不会做随便拉个队伍起个兵就能当皇帝的梦了。

这场北伐之战,持续进行了两年。

顾子机以书生之躯,却匈奴,封瀚海,名震九州。

这两年,她身边的人,死了一个又一个。

宋道伯为她挡箭而死,死之前抓着她的手,说:

“天下可无我,不可无公。”

这些年,许多人许多事都变了,可唯独顾陌,初心不变,光芒依旧。

这是宋道伯始终追随在他身边,也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的原因。

他虽是看不到河山一统,天下太平的那一日了,但他相信,此一战后,他的子孙后代,都将替他享受到来之不易的大好盛世。

宋道伯死的时候,顾陌心里是有些难受的。

以后当她喊“道伯,快,给我熬一锅大补汤”的时候,再也没有人端上来一锅热气腾腾的大补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