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姑奶奶(2 / 2)

“都滚回去睡觉去!”

法不责众,一大家子人,小子姑娘们都吃了糖,她骂也没什么意义,林氏难得的没有多说。

殷乐琪松了口气,把糖纸剥开塞进嘴里。她其实比殷乐蓉更怕林氏,可能还是她娘总让她动脑子,不让她明着争抢,殷乐蓉有王氏撑腰,她只能自己动脑子,底气不足,所以就害怕。

小姑娘们哪里能想到那么多,吃一块儿糖就感觉很满足很幸福了。

家里人多,殷静娴把房间腾出来给殷乐安,她搬去跟老两口住一个屋,二房、三房各自在自己屋里住,五房空出来的房间给家里的男娃子们,但是他们今晚压床,就把殷老六赶到那间房子里去了。

睡前,林氏又去后院收拾了一番,殷巧手之前一直让她收拾后院,她指挥着王氏跟崔氏收拾了两次。

接到大女儿殷慧的信,她不放心,亲自去后院看着收拾出来两间房,铺上干净的被褥,打算到时候他们回来,就住在后院。

母女十几年没见过面了,想起大女儿,林氏就觉得心酸,一肚子话想跟闺女说。一晚上都没怎么睡着,忍着到第二天,一大早,殷老六穿着一身新衣裳,胸口挂着一朵大红花,带着一众兄弟跟侄子打头去华沟迎亲去了。

林氏起床,王氏跟崔氏带着几个来帮忙的媳妇婆子,忙着在外面搭起来的棚底下切菜切肉,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她自己拿笤帚把门口的地扫了扫,时不时地往村口的方向看,旁人不知道她在看什么,打趣道:“老嫂子,老六他们才刚出发不到两刻钟,估计现在还没走到长柏乡呢,你现在盼着新媳妇可有点早啊!”

儿子成亲,旁人都以为她这个当娘的有多开心,实际上,林氏十分讨厌马娟娟。只是她还要脸,不能表现出来,放下笤帚回屋子里坐了会儿,她感觉如坐针毡。

“他爹,我想去村口迎迎,阿慧都多少年没回来过了,我坐不住!”

殷巧手其实也紧张,想着殷慧这次回来的目的到底是好还是坏,他得做最坏的打算,只是他面上不显,却也没拦着她。

“想去你就去,估计阿慧昨晚是在县城住下了。从县城往咱家来,坐马车的话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

林氏裹了个薄棉袄,换了双新鞋,急匆匆的出了家门,在村口的位置等了会儿,朦胧中看见一辆马车从远处的官道上飞奔而来。

天才刚蒙蒙亮,殷慧掀开车帘看见村口有一道身影,赶紧吩咐车夫停下。车夫一拉缰绳,拉车的马扬起蹄子,吼叫一声立住,在原地喘着粗气摆尾巴。

“娘!”殷慧从马车上跳下来,上前先抱住林氏,“您在家等着就成,早上凉,您得顾着自己的身体呀!”

十月份的早上,说话的时候都能呼出白汽,林氏顾不上别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殷慧的脸看。不管到啥时候,只有当娘的最心疼自己的闺女。

“阿慧,你比以前还瘦了呢!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啊?”

殷慧看着自己的娘还跟从前一样,就是头上多了些白头发,想到自己这么多年都没有回来,心中自责。

“娘啊,咱们分别的时候我刚生了明晨,那时候肯定胖一点。对了娘,这是明晨,咱们刚分开的时候他才这么大点……”

殷慧比划了一下,陈明晨上前喊了一声外婆,林氏两个眼睛里含着泪花,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上下看他,哽咽道:“好,好,明晨也回来了,都长这么大了……”

殷慧身后还跟着两个少年跟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娘,这是明宇跟明轩,丫头是芷清。”

林氏往她身后看,三个孩子一起围上来喊她,林氏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都回来了,你……”她看向殷慧,“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你在婆家可算是站稳脚跟了!”

殷慧牵着她的手说道:“娘,咱们回家说话吧,明晨,你们兄弟几个把给外公外婆带的礼物搬回去。”

他们回老宅的动静不小,门口帮忙的媳妇问王氏:“这些是你们家的亲戚?”

王氏看见来人,眼睛都亮了,胡乱应付了一句:“那是我们家大姑奶奶,你们先忙着,我回去看看!”

她扔下手里的活,崔氏也找个借口擦擦手起身回去,宋大郎的媳妇钱氏解释道:“殷家的大姑奶奶可了不得,据说是嫁给开封府当官的。那些年咱们这儿过兵,很多人专门挑深山老林躲起来。”

“人家大姑奶奶那时候就是官太太,到现在还是官太太,这说明了什么?”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村子里的媳妇婆子哪个不八卦。

“说明人家有本事呗!”

不知道是谁接了一句,大家笑成一片。钱氏瞅着殷家的大门,说道:“你看殷家大姑奶奶通身的气派就知道了,人家天生一副美人胚子,年轻的时候读过书,嫁个秀才举人什么的易如反掌。”

“而且听说她男人很有本事,过兵的时候都没有波及他家,到现在还在开封府做官,可见是很有本事。”

钱氏还算她们一群妇人中间最有见识的了,她能找到的形容词也有限。不过今天人家家里有喜事,她们也不好在人家家门口碎嘴,说了几句就不再说了。

只是在心里想,怪不得整天不出门的林氏要去村口迎接,别说老六娶媳妇,就是他们家二郎、三郎娶媳妇的时候,林氏都是在屋子里坐着等的。

她瘪瘪嘴不做评论。

【作者有话说】

给大家解释一下,过兵的意思是兵祸,改朝换代的时候打仗,天下比较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