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望江关(2 / 2)

为什么要打着蒋从吉的名头?蒋从吉从被抓到现在至少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消息如果泄露的话,朝廷早就该有动作了。

这里面还得再做一番文章。

坐在舆图前面看了一晚上了,邵云舒揉揉眉头,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提笔写了两封信封好口,一封交给卫茗,让他送到京城,另一封检查好内容没有问题,密封起来,交给卫贺。

他慎重交代道:“你先去望江关打探一下,看看明王在那里放了多少人马!千万注意安全,如果被抓的话,就把这封信交出去,保命要紧。”

卫茗跟卫贺是他最信任的人,让卫贺去做的事情太危险,也有太多不确定性,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富贵险中求,如果一点险都不肯冒的话,他这辈子就只能平庸度日,违背了他从军的初衷。

做完这些回到营帐中补个觉,不知怎的又想到那个衣衫褴褛的姑娘,小女子尚且敢为命搏一搏,他又岂会连个小女子都不如!

第二天一早,许三就雇了好几辆马车,拉着精致的陶瓷罐搬上来。

一家人花了半天功夫把酒装进坛子里封好,梁怀玉指挥着把酒装好,跟殷清瑶一家告了个别。送走他这尊大神,殷老五跟李柔娘都松了口气。

看着马车从村口的大路上消失,忙完这件事儿还有下一件事儿等着,里正林全笑眯眯地在家门口等着她,等她经过的时候把她喊到家里,问她种瓜子的事儿。

昨天殷老五来说,他还有点不敢相信呢,眼下正好看见殷清瑶,就赶紧把她喊过来问问。

她故意选在这个时候才说,主要是不想生事儿,对大部分人来说,好好的地里只有种上庄稼才能安心。

瓜子这种东西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能不能种好先不说,万一拿了好地种出来,到时候他们不收或者是用各种原因压价钱,大家都是一个村儿的,到时候弄得不好看。

村里的乡亲们也是这个意思,让里正来问。

大部分人家都是只腾出来一块儿闲地多少种点,头一年要是种的还行,明年再多种,让林全来问行不行。

“瓜子这种东西很好种,我现在是急需,所以才会定下一斤十文钱的收购价格,往后肯定会越来越便宜。里正爷,您再问问大家,能腾出来地多种点的尽量多种点,明年再种收购的时候就不是这个价了。”

“问好了,您这边做一个统计,到时候来我这儿领种子就行了。”

从里正家里出来,走到李梨花家门口,她进门转了一圈,王娇没在家,李梨花在家里给赵氏炖汤呢,刚满月的小宝宝一天一个样,手腕上戴着李柔娘送来的银镯子,另一只手腕上还戴着王娇用红线编的小手镯。

“大娘,里正爷跟你们说了种瓜子的事儿吗?我想着你家的地也不少,要是还有没来得及种的,咱们种上瓜子,明年也能多点收入。”

李梨花正要跟她说这个事儿。

“今年家里添了小的,本来就还有几块儿地没来得及收拾,你说的瓜子就是你家房子后种的那种黄色的花?真能卖钱啊?”

殷清瑶嗯了一声,正打算再劝劝,没料到李梨花利索说道,“那行,我家估计能种十来亩,到时候去找你领种子。”

他们这边在院子里说话,隔壁钱赖子家里的刘氏听见了,声音从那边传出来。

“那个清瑶啊,我家的地还没收拾呢,我家也有十几亩地!”

殷清瑶听见声,从李梨花家里出来,就见刘氏在门口等着,“清瑶啊,你们老宅当时答应的是给我提供麦种呢,我这不种麦子了,能不能去把麦种领回来,过年也好吃上一顿饺子!”

殷清瑶瞅她一眼,平淡说道:“你要是不怕我奶骂你,你就去领了吧。”

说完打算继续走,刘氏追上来问道:“清瑶,那我们家种瓜子行不?我肯定信你,我们家的地都还没有收拾呢,大花病了,二花年纪小,就我一个人没法犁地,要是种瓜子的话正好不着急收拾了。”

殷清瑶顿住脚步,问道:“大花姐咋样了?病得重不重,不行去请个大夫来看看。”

刘氏叹了口气。

“从上次去你家闹完就病了,一开始是发烧,这两天不烧了,有点咳嗽,没啥大事儿,咱也没钱请大夫,吃药还得花钱,我自己去山上拾了一些沙梨回来给她熬了。”

殷清瑶嗯了一声,从怀里摸出来十几枚铜钱给她。

“你带着大花姐去镇上看看吧,估计够买两副药的。”

刘氏眼睛粘在钱上,嘴上犹豫了犹豫,把钱往后推了推,讪讪道:“你帮了我们大忙了,我怎么能要你的钱。”

殷清瑶把钱拍在她手掌上说道:“钱赖子是钱赖子,看在你没跟他一样,要卖儿卖女的份上,我才给你钱让你给大花姐看病的,要不然我才不管你呢。我见过很多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或者就因为嫂子不喜欢就把女孩儿卖了的,你跟他们不一样。”

她说的是当初遇上的那些女孩儿,有的女孩儿就因为每顿吃半个窝头就被家里人嫌弃,用他们父母的话说,被卖了还能吃顿饱饭,再在家里呆着只能饿死。

刘氏的眼睛闪了闪,接了钱目送着她的身影消失。

回到家里看着依旧病恹恹的钱大花,心里很不是滋味。

谁都看不起他们家,她亲哥哥也只想着从殷家敲一笔,根本不管他们娘三个的死活,两家已经撕破脸了,要不是殷清瑶,他们娘三个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她为啥泼辣,不泼辣根本没他们的活路!

才八岁的钱运这些天也老实了不少,不再去爬墙头打李梨花家的母鸡了。

长平村新买的二百多亩地殷老五一个人干不过来,一大早他就拿了钱去长平村找赵大郎,找了几个本村干活的壮汉,一起把地犁了犁。

又等了一天,林全把村里能种瓜子的人家的名单给她送来了,除了宋大郎家里一年种两次豆子做豆腐卖以外,其他人家基本上都种瓜子,有的人种的多,比如李梨花家,一共腾出来了十二亩地,有的人家种的少,比如她本族的堂爷爷殷老拐,就种二分地。

钱赖子家种十一亩,她六叔、七叔一人十亩,大头是四十三亩,加上老宅的坡地跟其他人家的一共不到七十亩。

算上他们家长平村的二百亩地跟坡上的这些零碎的地,一共按照二百八十亩算,距离五百亩的预算还差二百二十亩。

算好之后,正好她爹要去长平村,就让他爹跟赵大郎说一声,私下问问长平村还有没有闲地能种瓜子的。

长平村是一个大村,村子里人多,要是通过里正去问,估计她留的种子都不够,只能私下里去问,愿意种的就种,不愿意种的明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