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酥锅(2 / 2)

殷清瑶又装了一碗,让杜鹃跑一趟去李梨花家里,送给他们尝尝。

屋子里,邵云舒闻着这个味道,正扒着窗户往外看,殷清瑶给他端了一小碗进来。

这道菜是鲁菜,叫酥锅,当地有一种说法是穷也酥锅富也酥锅,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须要准备的一道菜。

她以前第一次吃的时候差点吐了,因为这道菜是一道凉菜,鱼肉放凉了之后会很腥,乍一吃到嘴里的时候很像放臭的鱼干的味道。但是,酥锅就跟臭豆腐是一个样,第一次吃觉得有多难吃,过后就有多想念这个味道,而且越吃越香,越来越想念。

这个时候酥锅还热着,腥味儿会稍微淡一点。

从小在京城长大的邵云舒还从来没有见过这道菜,尝了一口,确实……别有风味儿。

殷清瑶悄悄地想着,她完全可以在县城或者府城摆一个小摊,卖一些鸡汤豆腐串,烤香肠,也可以再加上卖凉菜,绝对赚钱。

心里有这个想法,她越来越觉得可行,要不是邵云舒还在家里,这个时候就是在镇上摆个摊也能卖不少钱呢。

想到这里,她准备再做一些正宗的香肠。

二十六这天,跟着他殷老五去镇上置办年货,先去买了几幅猪小肠,又买了半扇猪肉,他们家其实吃不了这么多,不过她打算多灌点香肠晾起来。

回家把半扇猪肉割开,有骨头的地方留下来炖汤喝,猪腿她其实挺想腌制一些火腿的,但是一来腌制火腿特别费劲儿,一条两条的猪腿不值当弄,二来,她也怕家人吃不惯那个味儿。

五花肉留下来一些剁饺子馅儿,剩下的给她用来做香肠。

花了半天时间把猪肉剁碎,为了剁馅儿她的两条胳膊差点累断,和上香料跟盐,把猪小肠洗干净晾干,一家人坐在一起,一点一点把肉馅往里面灌。

上次她做的是加了面粉的香肠,这一次是纯五花肉的。因为做得多,费劲巴拉地灌上,一天又过去了。

刚做好的香肠水分大,需要晾干,这两天太阳还算可以,但是温度太低,反正也不急着吃,殷清瑶爬上梯子,在屋檐下扯了绳子,把香肠一串一串挂在上面晾。

年前大家都忙着办年货,李柔娘把猪里脊肉割下来,拌上面粉拌上鸡蛋,做了炸肉。擦了一些红白萝卜丝,裹上面粉,炸一些萝卜疙瘩。

邵云舒在这里见识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食物,把窗户推开一条缝,从上面垂下来差点砸着脑袋的,黑乎乎的香肠看起来还有点吓人,他好奇的闻了闻,还挺香!

剩下的猪肉一锅煮了,煮熟之后抹上蜂蜜,再下油炸一遍,炸得金黄金黄的看着就诱人。

李柔娘身子不便,她只发了面,揉面蒸馒头的活就落在了殷老五身上。男人家有力气,以往他从来不下厨房,这些活再艰难都是李柔娘自己干。

今年不一样了,殷清瑶搬了个凳子,娘俩坐在太阳底下,伸着腿,一边嗑瓜子,一边指挥。

“爹,你朝着一个方向揉。”

“爹,往上面撒点面,都沾了……”

“你那个面揉得不均匀……”

殷老五揉面揉出了一身汗,脸上身上到处都是白面,李柔娘吃吃地笑着,这幅场景要是敢被外人看见,肯定要笑话殷老五的。

如果敢让林氏看见……他们这个年就别想过了。

殷清瑶起身伸了个懒腰,站在院子里往前后左右看看,方圆一百米之内只有他们一家,他们在家里想做什么做什么,反正没人看见。

比住在村子里舒服多了,还省得听人嚼舌根子,真是舒服惬意呀……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在床上躺了五六天,邵云舒能自己坐起来,在屋子里活动活动了。

听着外面热闹,他扶着门框出来,殷清瑶赶紧给他让了个凳子,冬日的太阳晒得人身上懒洋洋的不想动,殷清瑶递给他一把瓜子,又给他倒了杯茶。

坐在太阳底下发愁道:“今天中午吃什么呢?”

家里啥都有,白面馒头也蒸出来好几锅了。大家都很久没吃过白面馒头了,李柔娘提议道:“要不咱炒几个菜,再熬上点小米汤,吃馒头?”

“这个时候天冷啊,炒菜一会儿就凉了。”

因为天天不活动,还顿顿有肉,大家都不怎么饿,这会儿就想吃点清爽的。前两天殷老五去镇上买了半只羊,殷清瑶提议道:“娘,咱们吃涮锅吧,我去熬点羊骨汤,切点白菜冬瓜啥的,再弄点芝麻盐蘸着吃。”

“行倒是行,但是羊肉是发物,邵公子身上还有伤呢。”

殷清瑶顿了顿,说道:“那要不改成骨头汤,我去切上点羊肉咱们吃,让他吃猪肉。”

说完才转过身问邵云舒的意见,“行不行?”

邵云舒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以前他想吃什么直接吩咐厨房做就行了,他自己还从来没有下过厨,而且以前对吃的也没有什么感觉。

自打来这儿之后,每顿饭都是他们自己做,一家人在院子里架一口大锅就能做饭,跟他们军营差不多,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吃什么。但是伙食明显比他们军营好,同样的食材做出来就是不同的味道。

李柔娘准备起身,被殷清瑶按住。

“娘你坐着,我去弄,杜鹃姐姐你照看着点。”

抱着鞋底的杜鹃呵呵一笑,冲她摆摆手,让她放心。殷清瑶提着刀去剁了几块骨头,淘洗干净,加上花椒八角葱姜香叶等放到火上炖着,又去屋里割了两斤羊肉,就着案板切成极薄的薄片,又切了冬瓜、冻豆腐、大白菜,还把晒的蘑菇干和木耳泡上,淘洗了海带,都用碗盛上。

她还切了一些鱼块儿,没有土豆红薯,就连粉条都没得吃,太遗憾了。

为了吃火锅,她专门去镇上的铁匠铺定做了一个小的烧火炉,买了个铜锅正好能放上。等汤熬好,把烧着的木炭转移到小烧火炉里,架上铜锅。杜鹃帮着把菜端过来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添上汤,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乐呵呵地涮菜吃。京城里也有涮锅,以往每到冬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凑在涮锅店里,一边吃一边聊天说笑。

邵云舒挺喜欢这个氛围的。吃完饭,殷老五就准备出发去新宅子那边住着,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从大年三十到破五,给章迁放个假,走走亲戚啥的。

幸好邵云舒能自己起床活动了,要不然还得麻烦。

殷清瑶心里正嫌弃呢,当天晚上刚吃完饭,卫茗跟卫贺骑着马到村口停下,卫茗去跟殷老五打个招呼,由殷老五带着来到家里。

看着一身风霜的卫茗,殷清瑶呼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