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生意(2 / 2)

城门口有供人歇脚的茶寮,殷清瑶往桌子上拍了两枚铜钱,立刻有伙计给他们两个一人倒上一大碗茶。

于勇端起来喝了一口,刚喝到嘴里就全部吐出来。

“这是人喝的吗!伙计,给爷上一壶好茶!”

茶寮的伙计为难地说道:“爷,咱们这儿是供干活的苦力和行商们歇脚的茶寮,就只有大碗茶。”

于勇一脸不满,就要发作,殷清瑶赶在他发作前拉住他。

“于老爷,您屈尊降贵先陪我在这儿等着,等会儿我请您喝好茶,看在我的面子上,您就先忍一会儿!”

于勇这才收了怒气,哼了一声说道:“看在妹子的面子上,我不跟你们计较!”

他的穿着一看就是非富即贵,再加上县老爷小舅子的名号实在是太响,茶寮的伙计一眼就认出他,心里正暗自叫苦,冷不防所有的危机都被化解了。

伙计冲殷清瑶感激一笑,不敢再去惹于勇这一尊神了。

他们两个人在茶棚里坐了一个时辰,殷清瑶把碗里茶喝完,起身朝着小摊走去。

“小姑娘,来两串鸡汤豆腐串吧,纯正鸡汤熬制的豆腐串,一文钱三串,好吃又实惠!”

卖豆腐串的大娘等了半天终于有人来小摊前,立刻热情地招呼殷清瑶。殷清瑶往锅里看了看,豆腐切成块儿,稍微下油锅炸了一会儿,就直接泡在鸡汤里出来卖了,鸡汤上面飘着一层厚厚的油脂,闻着一股油腻的味道。

“你这鸡汤是自己熬的?”

大娘点点头,继续推销:“您尝尝吧,可好吃了!”

殷清瑶抬头看她的打扮,她上身穿着一件洗得褪色的蓝灰色外套,下面的裙子也是一样的颜色,还打了好几个补丁,明显是穷人家出身。

见她站在摊前却不买,大娘继续推销道:“我把自己家的老母鸡杀了炖的汤,可香了,您尝尝?”

殷清瑶没接她的话茬,指着鸡汤说道:“用老母鸡炖汤,原本应该很香的,但是你不舍得撇油,香料也没放对,豆腐串处理得也不够火候,所以豆腐串吃起来就差点味道,不够好吃,大家尝一次,下次就不再来买了。”

卖豆腐串的大娘一愣,一边打量着殷清瑶,一边皱眉看自己的鸡汤,鸡汤不是油越多越好喝吗?

殷清瑶摇摇头,穷人家一年到头不见荤腥,自然觉得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但是穷人哪有闲钱去买小吃,但凡是有闲钱吃零嘴的,谁又稀罕那些油呢?

她娘现在喝鸡汤就要把上面飘着的一层油脂撇掉,腊梅不舍得倒,添上点水都让豆娘吃了。但是很快,豆娘也不想吃那些腻乎乎的油脂了。

“那,那怎么办?我才摆摊三天,我家唯一的老母鸡都杀了……”

大娘明显慌了神,殷清瑶说道:“大娘,实不相瞒,最早在街上卖豆腐串的是我,十四那一天,我光卖豆腐串就赚了二两银子。”

“我本来不知道县城有人摆摊卖豆腐串,是有朋友跟我说了,我才知道。刚才我在茶寮里观察了半天,一个时辰之内,一共有十三个人过来询问,只有九个人买了豆腐串,你一共卖了十文钱。”

“按照一天摆摊六个时辰,辛苦一天下来,只能卖六十文钱,除去成本和搭进去的功夫,你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但是如果是我来摆摊的话,一天下来不说二两银子,我至少能卖半吊钱你信不信?”

大娘警惕地看着她问道:“那你想干啥?”

就等她这句话呢,殷清瑶咧嘴一笑说道:“你想不想多卖些钱?”

大娘犹豫着点点头。

“我有个法子,能让你赚更多的钱。”

正好有人过来询问,殷清瑶往旁边让了让,没想到那人只是闻闻味道就又走了,大娘急了,冲着那人喊了半天也不见人回来。

“你有什么法子?”

殷清瑶咧嘴笑道:“你可以用我的配方,用我的豆腐串。我会在城西开一个小作坊,每天熬现成的鸡汤,炸好现成的豆腐串,你从我这里进货,我只赚你进货的钱,你卖出去多少都随你。”

“当然,第一天你可以先赊账,等第二天来进货的时候再付第一天的货钱。如果你第一天没赚到钱,晚上可以把进的货全部退给我,我不收你钱。”

“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大娘仔细想了想,还是不放心。

“我怎么相信你说的是真的?”

殷清瑶往旁边一让,把跟在她后面的于勇露出来。

“方县令的小舅子,于大老爷你认识吧?他可以作证,我说的都是实话,毕竟当时在街上,他可是用瓷盆买了一盆子豆腐串,我做的豆腐串好吃不好吃你问他就行了!”

于勇在县城那可是连三岁小孩都认识的,大娘立刻点头应道:“行,明天早上我就去找你进货,具体的位置在哪儿?”

因为没准备,殷清瑶直接报了章迁家的位置。

几个小摊转了一个遍,基本上都是到最后搬出于勇,大家才抛开顾虑,至于是真的抛开,还是顾忌于勇,这个殷清瑶不关心,她现在关心的是赶紧去跟章迁家里打个招呼,先借他家的地方用用!

于勇第二次登章迁家的门,章迁还在板蚕村盖学堂,柳氏跟她的两个媳妇在家。他也不好在人家家里久待,转了一圈露露脸就走了。得让人知道,他妹子是有靠山的!

殷清瑶把来意说了,柳氏自告奋勇要来帮忙。

殷清瑶本来也是这个意思,前头她先把生意做起来,后面肯定要交给旁人打理,她打过交道的人里面,柳氏跟她的大媳妇向氏都是靠得住的人。

“伯母,是这样的,我家里忙,到时候肯定没时间管理作坊,以后这个作坊还得靠您撑起来。我教给您配方,您辛苦出力,到时候赚的钱咱们四六分账,我占四成,您占六成。您看怎么样?”

章迁只要出去接活,柳氏基本上都跟着,她跟着过去做些活也能拿一份工钱,但是她每次都不放心家里,家里三个孙子辈儿的,虽说有两个媳妇在家,但是她还是不放心,走到哪里最牵挂的还是她那三个小孙子。

要是能不出门就赚钱那可真是太好了。

“东家姑娘,你说我们就光出个力气,方子是您的,外面的生意也是您拉来的,我们怎么好意思拿六成呢!您是实在人,我们也不跟您玩儿心眼儿,咱们五五分账!”

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两个管事儿的人,殷清瑶直接断绝了自己指手画脚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