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侍疾(2 / 2)

“大伯,侄儿送您回府。”

梁怀玉揉揉酸涩的眼睛,看着站在面前的殷清瑶,眨了眨眼睛自言自语道:“我是眼花出现幻觉了?还是已经死了在做梦呢?”

殷清瑶没好气地说道:“我是活生生的人,才跪了几天,脑子就跪傻了?”

梁怀玉眼睛里翻着水花,喜极而泣道:“我这不是怕自己连累你吗,咱们这么好的交情……”

他已经有点语无伦次了,不知道自己在说啥。

殷清瑶将他架起来叹道:“所以我来给你求情了,等你好了,多给我让几分利,用金钱来回报我吧!”

“那不行。”关键时候他的脑子还是挺清楚的,“你现在比我有钱,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要是生了个女娃,还得给闺女攒嫁妆呢……”

“对哦,蓝玉快生了吧,我得赶紧回去看看!”

“清瑶,谢了啊……”

一上轿就睡着的梁怀玉还不忘了给她道谢,殷清瑶又叹了口气,轻声道:“没关系。”

心里忍不住担忧,她有自知之明,不会认为皇上下令让宗亲王回府是自己的功劳,但是皇上却把这份功劳推给她。

她今天进了御书房,之后皇上就下令将弹劾的奏折都退回去,还让她送宗亲王回府,实在是引人遐想啊……

太子冲她拱手道:“辛苦长安郡主送大伯回府。”

拱手回应:“不敢当。”

太子又是一拱手,殷清瑶继续回礼,如此拉扯了两三回,才终于起程。

宗亲王府距离皇宫不远,一直关注着宫里的宗亲王妃早就在门口迎着了,又是一番道谢见礼。

“我就不进去添乱了。”

宗亲王妃眼中含泪,应道:“好,等王爷身子好点了,我再亲自上门道谢。”

殷清瑶诚惶诚恐地说道:“王妃莫要折煞我了,这是皇上的意思,我不过就是个跑腿的,不敢居功。”

宗亲王妃只当她是客气,只是眼下顾不上,便点头道:“这份恩情我记下了,长安郡主自便。”

殷清瑶告退,想到皇上让她侍疾就发愁。

在旁人看来是天大的殊荣,但她真的怕把自己搭进去啊!

见她皱着眉头站在门口,内侍在一旁提醒道:“皇上吩咐了,长安郡主直接进宫就好,宫里什么都安排好了。”

殷清瑶无奈叹道:“走吧。”

宗亲王父子前脚回府,后脚太医也到了,不过这些就不需要她操心了,跟着内侍重新进宫。

折腾一圈,已经到午时了。

孙大海将熬好的药端进来,刚熬好的药很烫,太子接过来用勺子搅着轻吹。

内侍进来禀报:“皇上,长安郡主到了。”

太子捏着勺子的手一顿,低头看向半靠在软榻上的父皇。

梁信嗯了一声闭着眼睛说道:“正好,让她进来吧。”

“儿臣好奇父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梁信哼了一声说道:“朕身子不适,也没见你多关心,庆云马上就该临盆了,你弟弟成亦也不在朕身边,无人侍疾,朕瞧着长安郡主顺眼,就让她来照看几天。”

太子失笑道:“父皇啊,您这是诛心,儿臣什么时候不关心您了?这几天不是怕您瞧见儿臣上火,才没往跟前凑……”

他都不敢来,杜钰瑛这个太子妃更不敢来了。

看见她恐怕自家父皇火气更旺。

太子娶妻,原本是想得妻族助力,如今杜家已经没有那个实力了,应该退位让贤。梁信抬眼扫了一眼进门的殷清瑶,又是一股火气冒起来。

“你坐过去!”

太子不知道自己怎么又招惹自家父皇了,只好退开,把药递给殷清瑶。

“你坐过来。”

太子眼神之中透着几分无奈,自家父皇不讲理,他能有什么办法,给殷清瑶使了个眼色,让她多包涵。

殷清瑶想到前世奶奶糊涂的那几年,任性得像个小孩子一样,得哄着才行。

再看梁信,虽然对方是九五之尊,但是皇帝也是人,也有脾气,或许只有在亲近的人面前才会这般吧……

“臣女想起小时候,生病发烧,家里穷得连大夫都请不起,我娘就去山上摘点草药熬成汤水给我灌下去……”

她端着药坐在凳子上,试了试温度正好入口,直接递过去。

“天下还有很多穷人吃不起药呢,皇上您别浪费,赶紧趁热喝了吧。”

噗……

太子没忍住笑出声,梁信黑着脸,他倒是不怕苦,但是也不喜欢吃药,看着黑乎乎的汤药,一点胃口也没有。

但是殷清瑶半点继续哄他的意思都没有,只一句话就将他的退路堵死了。接过汤碗一口将药干了,殷清瑶又往碗里倒了小半碗清水将汤碗涮了涮递给他。

“皇上,一点也别浪费哦!”

太子已经笑得前俯后仰。

就算最落魄的时候,他们家也没有仔细到这种程度。

梁信嘴角抽了抽,接过来将半碗清水也干了。

孙大海将药碗收起来,按理说已经到午饭的时辰了,但是梁信刚吃完药没有胃口。

殷清瑶提议道:“外面天气很好,可以出去走走。”

宫里已经重新收拾过了,泥土里仍旧散发着腥味儿。但是有了血水的滋养,花儿开得出奇的艳丽,假山上爬满了暗红的蔷薇花丛,散发着阵阵香气,将泥土中的腥味掩盖住。

太阳被一层薄薄的云层遮住,清风吹来,吹走薄汗,也吹走头脑中的昏胀,梁信觉得舒服了不少。

凉亭里,内侍摆上瓜果葡萄,太子陪着出来,见自家父皇心情好,心里的石头落下,才有空去想事情。

鲜红的西瓜甘甜解渴,殷清瑶想起来什么,说道:“西瓜也能用来做酱豆,在做黄豆酱的时候加入西瓜汁,做出来的酱豆香甜微辣,很是开胃。”

这倒是提醒梁信了。

“朕记得以前在山东打仗的时候便有人这么做过,不过那时候没有辣椒。”

“你们汝宁府的剁椒酱也好吃,配上山东的大饼,很下饭。”

殷清瑶笑道:“但是您现在肠胃虚弱,不能吃太结实的。对了,您想不想吃面条啊?等会儿我亲自下厨给您做一碗牛骨汤面怎么样?”

她也想开了,侍疾就侍疾吧,先把皇上哄开心了,其他事情都好说。

朝廷有命令不准宰杀耕牛,但是各处设置的都有牧场,牧场之中养的牛羊都可以宰卖,牛肉并不是稀罕东西,甚至比猪肉还便宜呢。

梁信来了兴致。

说干就干,殷清瑶撸起袖子就去了御膳房。

牛骨汤膳房事先准备的有,手工龙须面也有,再准备一些配菜,然后掌勺下了一大碗面。皇帝的膳食有一定规制,但是因为朝廷缺钱,所以能精简就精简,若是只有皇帝一个人用餐,差不多就是两个菜一个汤,太子在的话,多加两个菜。

殷清瑶除了做这一碗面条,又做了一个凉拌的莲藕,其他的菜膳房早就做好了。她也不是真的来抢御厨饭碗的,贵在用心。

进厨房弄了一身油烟味,内侍领着她去换了一身衣裳。

等她换好回去,梁信已经吃了两小碗了。太子在旁边劝着他:“父皇,您少吃点吧,再吃肚子要不舒服了。”

见自己劝他不听,太子求助地看着刚进来的殷清瑶,换上女装之后的她很惊艳。

梁信顿了顿,抿唇道:“坐下一起用膳吧。”

内侍摆上碗筷,殷清瑶瞥了一眼太子,心中警惕道:“皇上,臣女站着就行。”

皇上的意图和她的态度,太子似有所察觉,起身若有所思道:“父皇,有长安郡主陪着您,儿臣就放心了,儿臣还有些公文没处理,就不陪您用膳了。”

“儿臣告退。”

殷清瑶低头看着地面,太子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偷偷抬头看了一眼捏着勺子的皇帝。

梁信目光看过来,没有生气,只是叹道:“你对太子不满意?”

殷清瑶急忙跪下诚实地摇头说道:“没有,太子殿下天人之姿,身份又贵重,臣女没有资格挑剔太子殿下。”

“臣女有自知之明,与太子殿下之间云泥之别不敢高攀,此乃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