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他们的战争(4)(2 / 2)

“我肯定,我们给他的定时炸弹是不会倒计时的。只要一按时间设定按钮就会爆炸。所以那小子一定已经炸死了。”

9月27日,全意大利的报纸都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起爆炸案。按照意大利官方的消息,该案为有人蓄意制造的爆炸案,目的是破坏意大利的石油出口。此时,爆炸已经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伤,意大利警方正在全力追查元凶。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马上将此次爆炸事件和正如火如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联系到了一起。他们认为这一次的爆炸是英法的间谍组织所为,目的是破坏德国的石油供应。在这些报纸的煽动下,罗马的市民自发地聚集在英法使领馆门前抗议,投掷石块和燃烧瓶,并焚烧两国的国旗和领导人画像。

得益于通讯技术的进步,爆炸事件的消息很快传到巴黎和伦敦,两国的领导人第一反应认为那是对方间谍的“杰作”。

“愚蠢的英国人!他们怎么可以用这样办法阻止意大利向德国出口石油呢,这不是把意大利人推入德国人的怀抱啊”, 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抱怨道。

“疯狂的法国人!他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已经开始和意大利人关于停止对德供油的谈判吗?法国人除了给我们惹一身麻烦,他们还有干什么?”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埋怨道。

事已至此,除了尽量安抚意大利,大声谴责这种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外,英法也不知道现在还应该干些什么。有时候,说得太多,反而让人怀疑。

至于德国人,他们除了询问意大利要多久才能恢复供油外,就只剩下一个对遇难者和伤员的口头慰问了。不过对于德国要求尽快修复输油管道的请求,芒果又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作为一个穿越者,芒果知道现在的希特勒不缺油。依靠合成燃料和战前的储备,在陷入苏联泥潭之前,德国的燃料供应是充足。没有利比亚的石油,德国战车一样可以在闪击波兰得手后,横扫西欧。但是英法不这样认为,这就给了芒果讨价还价的空间。

一周后,意大利政府公布了爆炸案的调查结果。从现场遗留的手枪等物证上判断,这次爆炸很有可能是波兰人所为。这无疑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此时,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波兰城市格丁尼亚已经被德军占领,“波兰”再一次成为一个历史词汇。所以,没有人会关心某些人在它的尸体上再踢上一脚。

这边意大利人一公布调查结果,那边德国人马上拉高音调谴责卑鄙的波兰人,戈培尔在电台里告诫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意图用这样下三滥的手段阻挡德国人的伟大胜利注定是徒劳。

而私底下,芒果明确告诉英法,他们是这次爆炸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怎么样都洗脱不了嫌疑。但是,考虑到德国人在波兰的军事行动破坏了欧洲的稳定,意大利人也愿意为全世界的和平做些应有的贡献,所以意大利人可以考虑拖延输油管道的修理进度,变相停止对德国供油。交换条件是意大利希望英法停止对西班牙临时政府的军事支持。芒果向英法保证,意大利对于西班牙没有野心,只是不愿意看到弗朗哥一派的失败。芒果还向英法提议,既然两种格格不入的主义都在西班牙拥有坚定地支持者,为什么不把这个国家一分为二,难道空洞的主义比活生生的生命更重要吗?而且,一个分裂的西班牙应该更符合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利益。

作为一个夹在两大阵营间的大国,芒果不想完全倒向英法,也不想过分刺激德国。所以,他不得不玩这出苦肉计。他需要一个台阶,在不和希特勒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切断这条输血管。另外,破坏英法两国在国民中的形象也是他这么做的一个考虑因素,毕竟现在波兰还是同盟国之一。

-------------------------------分割线-----------------------------------

“意大利人说他们对西班牙没有野心。你相信吗?”张伯伦问道

“墨索里尼一直说地中海是他的海,而这个海的两个出入口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却不在意大利人的掌控中” 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淡淡地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也就是说你不相信意大利人的承诺”

“我想有没有野心是不需要我们担心的,我们应该担心的他们有没有实现野心的能力” 哈利法克斯回答道,“如果我们输掉了现在这场和德国人的战争,我们也就失去了保护地中海的能力。那么哪怕现在的意大利人没有野心,我想到时候他们也不会抵挡住分赃的诱惑!意大利人最擅长这个!”

“这正是我担心的,问题的关键不是在罗马,而是在柏林! 我们必须首先要战胜德国,不然一切都是空谈。哪怕现在我们不得不给意大利人先尝点甜头,是吗?”

“我尊敬的首相,我想是这样的。不过,我们不支持西班牙,并不表示其他的国家也要停止对西班牙的支持。”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