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七十三章 久别重逢(1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苏兄,我回来了。”

进屋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三百多年以后的兄弟苏子朋报个平安。

很快,苏子朋的字条就穿过了时间的阻隔出现在李乙丑面前:“平安回来就好,我一直挺担心你的。”

几个月的分别,让抽屉两头的李乙丑和苏子朋都有了恍若隔世的感觉,虽只有寥寥数字,却满是关切之情。

只有坐在抽屉旁边,只有和苏子朋进行交流的时候,李乙丑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踏踏实实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关于东昌血战,所有的细节,早就详详细细的写在纸上装订成册,放进抽屉里给苏子朋看过。

到底有没有阵斩皇太极,一直都是李乙丑最大的秘密,就算是烂在肚子里也万万不会对任何人提起,只有苏子朋例外。

在苏子朋面前,李乙丑没有秘密,不会有任何隐瞒。

李乙丑居然“阵斩”了皇太极?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皇太极之死一直都是历史悬案,野史当中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甚至是正史的记载也是语焉不详漏洞百出。不管皇太极到底是怎么死的,苏子朋都可以确定绝对不可能死在李乙丑的手中,更不可能存在“阵斩”的说法。

一直以来,苏子朋都牢牢的掌控着李乙丑,通过这个大明朝的土著来实现自己改造历史的计划。而李乙丑也完全按照苏子朋制定的“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下去,这让苏子朋有种穿越回到大明朝的切身感受,唯一和穿越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借用了李乙丑这个代理人。

只有这一次,超出了他的预想。

苏子朋确实曾经对李乙丑透露过皇太极的死期,原本只是随口之言,并没有太在意。想不到的是,李乙丑却把这个看似无用的信息利用到了极限,发挥的淋漓尽致,居然唱出了一场“阵斩伪皇”的精彩大戏,而且唱的满堂喝彩。

对于时机的把握,对于历史大势的运用,甚至是临场发挥的程度,都远远超出了苏子朋的预期设想。

“阵斩皇太极之事,你做的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在第一时间表示了对李乙丑的肯定之后,苏子朋马上就说道:“尤其是你恳请崇祯皇帝给淮扬民练命名的事情上,做的恰到好处。”

让淮扬民练彻底游离在大明朝体制之外,这本就是早就研究过的事情,为的就是尽可能少的受到历史的局限和现实当中的掣肘。按照苏子朋原本的安排,这是一个比较棘手而且非常麻烦的事情,就算做的比较顺利也要等到崇祯朝灭亡南明小朝廷之后才有可能实现,想不到的是,李乙丑居然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之内就实现了这个战略级别的目标。

东昌一战,给李乙丑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雄厚的政治资本,同时为淮扬民练的独立属性奠定了基础,确实可以算是辉煌大胜,但这场胜利的代价太大了。

在频繁的高密度作战当中,民兵们的伤亡非常之大,虽然一直都在用辅兵来进行补充,总的伤亡数字依旧近半。如果单纯从战兵的总数来看的话,这个数字已经大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被称为天下第一虎贲强兵的淮扬民练已经打残了,短时间内不具备再进行一场大战的能力。

对于抽屉另一头的苏子朋而言,这不是很大的问题。

毕竟淮扬民练的架子早就搭建起来,还有相当数量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老兵。把这些老兵作为骨干抽调出来,填新兵进去,经过五到七个月的训练之后,就可以恢复元气了。甚至可以以此胜利为契机,大肆整军备武扩充实力。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血火考验,不管装备有多强,也不管训练的多么好,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

对于抽屉这头的李乙丑而言,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

人不是地里的野草,死了就是死了,永远都不可能再活过来。战死沙场的兄弟们全都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每一个士卒都是别人的父兄子弟,每一个战死者的背后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此一战虽辉煌,却是用无数孤儿寡妇的眼泪堆砌起来的。

拥有切身感受的李乙丑绝对不会如苏子朋那样,把这些战死的弟兄看做是一堆枯燥的伤亡数字。虽然可以再次招募新兵,虽然淮扬民练的实力可以再次恢复,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那一连串曾经熟悉的名字却再也回不来了。

“当此民族危亡之际,当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苏子朋当然不会说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之类的话语,只是反复的强调民族和牺牲之间的关系。对于苏子朋而言,这两个紧密相连的字眼儿更多是一个激荡人心的口号。

但是对于李乙丑来说,就是最切身的体会了。

民族观念,苏子朋是李乙丑的启蒙者,在反复强调之下,李乙丑已经有了非常朴素的民族观念,总是不自觉的把民族利益置于家、国利益之上,这也完全符合苏子朋的期许。

“在民族利益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牺牲的。放下纠结在你心中的那些妇人之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在民族利益面前,你所在的大明朝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至于个人的牺牲,更是完全必要的,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应对将来的灾难,都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一定要付出的代价……”

“我懂了,只是心里有些不忍而已。”

“想想扬州十日,你还会不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