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八十九章 清明事变(6)(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虽然只抄了十来家,但是根据最初统计出来的数字,这笔财富已经相当于朝廷在两辽地区一年的军费了。

用在辽事上的军费是朝廷的一大笔开支,随着朝廷财政日渐窘迫,两辽军费也有所减少,但依然有四百万两之巨。

只不过查抄了几个钱号和几户豪门,就凑出了两辽地区一年的军费,李乙丑除了感觉到无比的震惊之外,又一次想起苏子朋的那句话来:崇祯年间的官僚和朝廷是两码事,他们已经搜刮了足够多的社会财富,宁可改朝换代也绝对不肯出钱。

到了现在,估计外边已经听到了一点风声,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把名单上的那些富户全部清洗一遍!

把名单分成几份,交给手下人分头去查去抄。

因为有了前几家的应验,对于抄家一事,这些民兵头子们已经熟门熟路了,效率也出奇的高。

破门、杀人、查抄、搬运财务、贴封条等等这些流程早已纯熟无比。

一辆辆大车川流不息,将数不清的财务装载运送……

一队队民兵举着带血的刀枪,攻进朱门豪宅……

到了现在,人们已经明白过来,所谓的搜捕逆贼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借口,荡虏将军李乙丑要的是钱!

和谋财害命的强盗不同,荡虏将军的手段更加极端也更加残酷:因为他是先杀人后抄家。

那些个有着深厚背景和强硬后台的大户人家都被李乙丑给杀了给抄了,普通的富户自然更加不在话下。

很多有钱人家已经被吓破了胆,却又无处躲藏,只能闩紧了房门缩在屋子里,守着一家老小战战兢兢的等候着命运的降临。唯恐那致命的砸门声在自家院落里响起……

富裕人家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又无处躲藏,只能尽可能飞藏匿起家中值钱的物件儿,把家里的女人和娃娃藏在柴垛中、坑洞里……

在惶惶不可终日当中度过了这个可怕的清明节,到第二日傍晚时候,才渐渐发现让人心惊胆战的民兵已经离开了!

有些胆子大一点的人家小心翼翼的把家门打开一道小小的缝隙朝外观望:街上确实已经安静了下来,再也听不到那杂乱的军靴踏在地面上的声响,再也看不到民兵们的身影。

极度的惊恐过后,虚脱无力的感觉顿时袭上心头。这些有钱人家的老爷太太们仿佛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心有余悸的退回到家里,给菩萨上一柱高香,以感谢神佛的保佑,感谢神佛没有让可怕的淮扬民兵进到自己家中,没有让他们夺走辛苦积攒下的家财……

当夜幕降临之后,这些担惊受怕的富裕人家才敢于走上街头,一边打探消息,一边问候亲朋好友,看看大家还平安否。

随着人群的聚集,消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准确:民兵们早在未时前后就已经离开了旧城,朝着新城那么去了。

扬州的大盐商有八成以上住在繁华的新城,荡虏将军肯定是朝着他们去的。

反正那些盐商有的是钱,只要可怕的民兵们离开,大家已经顾不上再去可怜那些盐商了。

经过事后的盘点,大家才惊讶的发现,在这被恐怖笼罩的两天时间里,旧城这边被查抄的只有三十来户。

这些惨遭荡虏将军血洗的人家,无一例外都是有背景有后台的豪富之门,全都和京城中的高官大臣有着非常亲近的关系。

至于普通的财主和富户,或者是根本入不了荡虏将军的法眼,或者是没有引起淮扬民练的注意,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只不过是受到了不小的惊吓而已。

照这样看起来,荡虏将军也不是象传言中说的那样发了失心疯,根本就不是见人就杀见钱就抢的魔王。至少,他对这些小门小户的人家还可以做到秋毫无犯。

那些被抄家的门户必然是惹恼了荡虏将军,要不然不会下这种黑手。小东门街上的王家,也是世代为官家底丰厚,王家家主现在就是南京的户部郎中,也是不小的官职了。荡虏将军带着抄家大队在他们家门口经过了好几个来回,也没有和他家为难。估计是因为王老爷没有犯到荡虏将军的手上吧。

如此算来,搜捕逆贼一说也不全都是借口,或许……大概……可能,那些被查抄的人家真的和逆贼有所牵连吧!

若是如此,那实在没有什么好同情的:吃着大明朝的俸禄当着大明朝的官,却和逆贼勾三搭四,被杀被抄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用不了多久就会大白于天下了。荡虏将军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必然会有一个说法!

扬州百姓都在等着这个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