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一百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4)(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粮库真的已经烧起来了。

这一点都不意外。

本就是有敌人的奸细刻意纵火,粮库的意义和武库一样重要,没有理由只烧了武库而放过粮库。就算没有人放火,粮库也很难幸免。

所谓的粮库,只是临时搭建起来的屯粮点,为了防止粮食霉变受潮,用秸秆和苇苫子遮蔽着。其中还有一堆堆的干草作为马料储备着,火山爆发一般的火星子落上去,肯定要烧起来。

不过粮库的占地范围很广,粮草的摆放也相对分散,就算是真的烧起来,一时半会儿也烧不完,终究还有希望从大火中抢些粮草出来。

“快救火——”

火势太大,轻易难近,必须先把水泼洒上去,窒一窒之后才有机会靠近。

清兵乱糟糟的寻找水具准备灭火,这一次却学了乖,会先检查一下敌军的奸细有没有事先用水硝油替换,免得再弄出火上浇油的“惨剧”。

若是在往日里,小七儿就是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跑回来救火。奈何今日上了方二爷的“贼船”,要是不跟着他一起投了荡虏军,早在武库的时候就被砍死然后一把大火烧个精光,连个骨头渣子都落不下。现如今虽然胆战心惊,终究还活蹦乱跳的保全了性命,算起来也不算太亏。

小七儿终究年轻,沉不住气,捏着扫帚的手不住发抖,唯恐别人认出他来。

“抖什么抖?别怕,这么多人,谁认识谁呀?”方二爷的胆气似乎要豪迈很多,一边装模作样的扑打火焰,一边给身边的小兄弟鼓劲壮胆儿:“咱爷们儿几个脸上都蒙着灰呢,就算是亲爹见了也不一定能认出来,怕个毛。”

火场嘈杂,人流纷乱,早已成了一锅粥,小七本就是清军,短时间内应该没有人查出这场大火和他有关。

话虽是这么说,其实方二爷心里也在打鼓:荡虏军锄奸营素有天下第一决死之士的威名,以前还以为是那些胆怯之辈的夸大之词,今日才真正领教了锄奸勇士的厉害。

早在两月之前,李初九等人就混入了泗州,一直在暗中隐忍不发等待时机。后来终于搭上了方二爷这条线,才有机会火烧武库焰焚粮仓,把泗州搅的天翻地覆。能把细作干到如此境地,按说已经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早就应该趁乱混出城去远远遁逃。想不到的是,以李初九为首的锄奸勇士们不仅没有走,反而主动回到了火场,混在杂乱的清军当中,旁若无人的扮演起了救火的角色。

若是光凭不怕死的亡命之徒作风,锄奸营的名头绝对没有这么大,仅这份胆气和魄力,就让自认是英雄的方二爷心服口服了。

至于李初九登入接下来要做什么,方二爷的心里一点谱都没有。但他绝对可以确定,还有一出精彩的好戏在后头呢。

要不然李初九回来干嘛?

方二爷等人对李初九等锄奸勇士佩服的五体投地,却远远不及这些锄奸勇士对李乙丑的敬佩之情。

两月之前的泗州,还在大明的掌控之下,李初九就接到了荡虏将军李乙丑的绝密命令:潜入泗州,待命而动。

李初九当时并不理解这道命令的用意,因为当时的泗州并非敌境,也不存在需要格杀的高价值目标,但荡虏将军却把锄奸营两个队的所有精干力量全部砸在泗州,摆明了是有大动作的。

按照锄奸营的规矩,两个锄奸队分开行动,彼此之间都不知道对方的目的和战术,除非有绝对的必要,否则不会彼此联络。

后来没过多久,泗州沦陷,直到这个时候,李初九等人才看懂了荡虏将军的部署。

早在多铎大军南下之初,李乙丑就料定泗州必然失陷,而且料定李遇春必然会投递,所以才提前部署安排。

深谋远虑料事如神等等这些词汇都不足以形容李乙丑的大智如妖了。

早在数月之前就看到了今日的局面,并且提前做出应对,这已经不是目光多少深远的问题,而是李乙丑还是不是人的问题了。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如此准确的预见到两个多月以后的事情。如果说荡虏将军李乙丑在泗州的提前布局仅仅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是凑巧蒙对了,李初九第一个就不相信。

锄奸营是荡虏军的匕首,一定会用在最要紧的关口。李荡虏把锄奸营的两个精干小队全都砸在泗州,分明是早有筹谋,绝对不是因为无聊而布的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