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姓异动(一)(2 / 2)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0 字 2022-05-21

“那你现在是如何回来的?”

“现在所有设卡之人都撤走了,小人才得以回来。”

马周这下真惊了,他望着也是脸色震惊的韩仲良道:“韩相,出大事了。”

而这时,又有数人急匆匆而来。

“禀主人,西城门外有人设卡阻拦百姓入城……。”

“禀主人,东城门外有人设卡……。”

……。

马周与韩仲良面面相觑,什么人有这么大的手笔,这可是天子脚下啊,更何况这解进库的一千万贯,那是真金白银不假啊。

完成申购的百姓们已经如水银汇地,潮水般退去,消失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无迹可寻。

马周突然惊醒道:“韩相,恐怕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兹事体大,与我进宫面圣。”

韩仲良也反应过来,“快,快进宫。”

……。

如果将时间拨回上早晨的南门外十里,最靠近长安城的官驿。

此时的官驿中,聚集了数十个统一制服的人。

没错,就是统一制服。

这制服说的不是官服,也不是军服。

在这个时代,男人们的衣服除了官服和军服,可以选择的很少,基本都是圆领后翻袍,最多加个软脚幞头。

如果是平民百姓,需要下地干活或者挑担使力的工匠们,基本就是外罩交领右衽短衫。

所以,说它是制服,其实只是强调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人穿的衣服是统一的颜色——白襟褐身镶绿边。

最关键的在于短衫上边,有着一个明显的方形标识。

只是这个标识并不相同。

有的是“郑”,有的是“王”,有的是“李”、“卢”、“崔”。

只要是眼睛不瞎之人,没有人会怀疑这些人的来历。

这世间敢冒充五姓的人不多,或许会有,但绝活不长。

五大姓能纵横天下,靠得不仅仅yin威,更靠得是望,数百年养的望。

不夸张地说,在民间,五大姓的话远比皇帝的圣旨更好使。

县以下乡、里、坊、村的治理,靠得不是官府,而是世家。

五大姓掌握着最基层的话语权,这不是凭李世民一道圣旨可以改变的。

如果说朝廷的圣旨出不了长安城,这确实是夸张了些。

可要说朝廷的圣旨到不了乡、里、坊、村,那就一点都不会含糊。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其实后世也一样。

武断地去指责五大姓残暴虐民,是不准确的。

因为对百姓来说,五大姓就是他们的衣食来源。

你看,当一小撮百姓推着板车朝着官驿而来,越来越近。

这时,官驿的那群人中,出来一个胸口标识着“崔”字的中年汉子。

他身上并无武器,只是双手后背着,慢条斯里的冲着迎面而来的百姓喊道:“来的可是王打铁家的?”

迎面而来的百姓闻言就停住了。

为首一个半老汉应道:“老汉正是王打铁,敢问……咦,这不是崔爷吗?怎么,您也来购买那直道份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