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扩建(2 / 2)

“不过百十两。”周运道。

“这么少?”

周运道:“其实也不少了,因为咱本金就不多,做的又是不太赚钱的铁器,不能和那些专门的商人相比。”

“那为什么不加大本金?”问话的是翟去病。

他所问,正是尤振武想知道的。

周运苦笑一下,解释道:“咱卫所穷,实在没有多余的银子充作本金啊。再者,卫所经商并不被朝廷允许,这事都是悄悄做的,虽然大人们睁只眼闭只眼,不管咱,但朝廷一日没有正式允许,咱们便一日不敢公开进行。因此,不方便做大。”

---边疆卫所的存在,主要是防卫蒙古人,如果卫所都经商,变成商行,和蒙古人做生意,兵变成了商,商又变成了兵,于边防大大有害,朝廷当然不会允许。

但榆林贫瘠,朝廷长期拖欠粮饷,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卫所不得不靠山吃山,悄悄经商,以换取一些必须的给养,这在榆林不是秘密,在地官员,从巡抚到兵备道,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只不过尤家比较老实,除了两口铁锅,再不敢贩卖其他,又或者说,从崇祯十年,宣大总督卢象升战死,尤世威失去靠山,被朝廷弃用之后,尤家就再没有人为将。

没有人为将,就没有势力,也没有实力,也就无法做一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事情。

相比之下,榆林其他的将门,姜家、左家、王家等这些年都有被重用,一个个都靠着边贸,贩卖盐巴和马匹,又或者是收取各地商人的保护费发了财,得以豢养私兵。

去年,姜家的姜镶被任命为大同总兵,王家的王定成了榆林总兵,而他们能为朝廷使用,一来正是壮年,二来家中都有相当的私兵(家丁)。

一句话,有钱有私兵,在地督抚会予以重任,但同时的,只有被在地督抚重用了,你才有靠着边贸发财的可能。不然不止是其他将门世家不允许,在地的文官也会弹劾于你。

因为盘子就那么大,利润就那么多,你一个闲散将门抢了,其他人怎么活?

尤家现在就是这种尴尬的处境,虽然是将门世家,但不被朝廷重用,难成一镇总兵,分不到边贸的利益,这也是尤见龙急于出征建功的原因之一。

……

尤振武微微点头,心中已经是完全明白了,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铁匠铺,说道:“既然要铸造铁锅,这铁匠铺是不是小了一点?”

周运答道:“铁锅铁器的铸造使用的是翻砂法,主要讲究的是模具,所用都是最好熔化的潞铁,铸造冷却,简单打磨,入库即可,并不占地方,其最需要的是人手,原本每年的夏收之后,九月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咱堡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不但老刘头,就是其他堡中的几个铁匠,连同一些闲散人手也都的全来帮忙,争取在九月底之前,将一应潞铁全部铸成铁锅和蒙古人日常使用的其他铁器。”

大明的铁料,闽铁最好,禁止卖于蒙古人,晋铁苏铁次之,潞铁是为最次,不能制兵器,因此,卖给蒙古人的铁锅铁器,基本都是用潞铁制造的。

“不过既然少千户要打造铳管,那铁锅之事就往后顺延,等老刘头打造完了铳管,再继续铸造也不迟。”周运继续道。

“不,不顺延!”

尤振武静静听着,忽然摇头:“不但不顺延,今年的铁锅贸易,还得加倍。”说着抬起手来,指着面前的铁匠铺:“要想扩大贸易,首先就得扩大生产,只靠眼前的这间铁匠铺,我以为还是不够的,所以当务之急是扩建铁匠铺,多请人手,以加大生产的力度和速度,打造铳管和翻砂铁锅之事,要同时进行,两不相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