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关中精锐(2 / 2)

守营的唐军尽数被包围,对方激战了片刻,大多数人被杀,剩余之人被俘。

随即王马汉一声令下,部下在天明之前,搭盖了好了浮桥,立即派人禀告李重九,可以率大军主力从此渡河。

李重九策马从浮桥之上行过,身旁则是一并骑兵。

李重九看着昨夜血战的滩涂之上,仍是一片狼藉,当下回头向王马汉问道:“昨夜伤亡如何?”

“伤亡三百余人,而全歼唐军三百人,还有三百名民夫。”

“做得好。”李重九沉声言道。

听得李重九嘉奖,王马汉,颜也列不由大喜。

李重九先是夸奖部下,然后言道:“唐军抵抗很激烈吗?”

薛万彻上前言道:“启禀上谷公,我们盘问过守寨的唐军,甚是精锐,与我们之前遇到的不同。”

“哦?”李重九按马问道,“有何不同?”

薛万彻言道:“请上谷公渡河便知。”

李重九渡河之后,来到一用帷幕圈起的营地之中,但见四周士卒持枪而立。

一旁将领挑开布帘,入内后李重九见数十名浑身浴血的人,双手被反捆,坐在地上。

见到李重九入内,这些人皆是目光一挑,怒目而视,满是敌意。

一旁幽州军士卒见了当下拿鞭子抽过去,喝道:“叫你看,叫你看。”

“直娘贼!”唐军俘虏之中,亦有不怕死的叫起来,之后被打得更惨。

李重九打量过这些俘虏,见有三分之一都有番人血统的特征,而从几句话说话的口音中,可以辨认出来是关中说话的腔调。

“是关中来的唐军府兵?”李重九问道。

“正是。”

“原来如此。”李重九沉思言道。

大隋府兵承袭,魏周之制,魏周时检选府兵标准,都是家有财力,并富有勇力之人为军,更多的入主中原的鲜卑部子弟。在隋以前,府兵之中汉军比重虽不断增加,但加入府兵任何人只能有胡姓,而不能有汉姓。

大隋的府兵制,是中外相维、重首轻足为方针的,也就是以关中为权重,其他地方轻之,全国是一个内重外轻的形势。故而鹰扬所大多都设在关中,为关陇士族,代北士族把持。

而李渊入主长安后,得到关陇士族的支持,这些府兵大隋最精锐之师,已是尽数归属于他了。

而这一路唐军,显然是从关中来的府兵。其战斗力与之前李重九交战的各地守军完全不同,要知道李渊晋阳起兵,已是率并州的精锐入关了,而在太原之地留守,被李重九击败的都是二三流的乡兵。

李重九看着这些被押在地上的悍勇男子,不由想到了后世那支灭突厥,高句丽,扫平群雄,睥睨天下的精锐之师。

“他们是谁的部下?”

“盘问过了,是左屯卫大将军王行敏!刚刚从关中来,有两千人马。”薛万彻言道。

“幸亏我们没有去柏壁,李世民率领的可是三万关中府兵啊。”姬川不由言道。

王马汉一旁言道:“不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军亦丝毫不差。”

正待这时,一名士卒急匆匆而来,在帐外言道:“启禀上谷公,太原来信,十万火急!”

李重九当下出帐,将信件拆开瞅一眼,当下将信纸一揉。

“上谷公莫非太原出了什么大事?”薛万彻问道。

李重九言道:“赵万海攻打恒山郡失手,数万大军全军覆灭,现在李……平阳公主正率两万人马,直奔上党郡而来,预计后日可抵达此地。”

李重九也不由一叹,他本也没指望赵万海这草寇能消灭李芷婉的三万大军,但他只希望对方利用本地人的优势,不断骚扰,将道路断绝,将李芷婉困在恒山郡即可。哪里知道,即便这样,赵万海还是失败了。

“李三娘麾下的娘子军,也是关中府兵。”姬川言道,当初李芷婉在关中募得七万大军,也被安置为府兵。

这一次李芷婉从关中出镇太原,就率领了三万人马前来。

恒山贼赵万海全军覆灭,李芷婉援军正在赶到,两件消息一并传来。

现在李重九三万大军已是半渡过河,河对岸已是集结了李唐主力,若是再退回去,万一殷开山,王行敏等人率军背后击之,很可能就要大败。

但若是迎战,一旦后日李芷婉的两万大军赶到,李重九现在是否打得过?(未完待续。。)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