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属于他们的历史(一)(2 / 2)

菲利克斯斯坦因纳喜欢国防军内部的军制规定,这些刻板的明文规定能让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位军人,一位还在战斗的军人,一位即将重新踏上战场的军人。</p>

他利索的挥手,走向摆放话筒的办公桌,随手拿起来,用着自豪的口气,喊:“部队,让我们勇敢的去战斗吧!光荣属于党卫军,属于斯达克总领袖阁下!”</p>

他说的是德语……</p>

与之菲利克斯斯坦因纳的豪情壮语相比,维京师的是士兵显得有些茫然,他们一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扩音器里面喊的是什么。</p>

为什么会有茫然的情绪?绝对不是因为他们害怕战斗,而是部队的编制太过复杂。维京师的士兵来自欧洲的各个国家,就因为他们很大一部分根本听不懂德语,所以在直属长官还没有到来之前,他们还是操着各自国家的语言,在车站站台海聊。</p>

维京师的复杂程度令人当目结舌,每一支步兵团都有原属自己国家的番号,比如荷兰的西方步兵团又比如丹麦的北方步兵团甚至还有说比利时语的弗兰芒人和沃伦涅人。</p>

由此可见维京师的成份有多么的复杂,一些语言不通的战士互相勾肩搭背,口里操着不一样的语言在车站站台手舞足蹈,他们把这个叫做手语交流。</p>

他们的共同点除了一样是自愿者之外,还有一个后来被认可的条件,那便是拥有日尔曼血统。或许有人会觉得莫明其妙,但是他们的确把自己当成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正统战士。算到来,这些校级军官一来就扯着嗓子大吼起来,一时间车站站台响起数种不同的语言,还在聊天的士兵总算听懂刚刚的命令是什么。</p>

请不要因为他们散漫的纪律而看低这些士兵,这些士兵得到登车的命令,全部停止交谈,陆续登上车厢。</p>

他们还需要准备很多,比如在人员全部登上车厢之后配置上三脚支架摆放在门前的位置,然后再搬来弹药。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途经的路线并不是绝对安全的,铁路线经常遭受身份不明的游击队的袭击,每一节车厢门前的位置放一挺重机枪成了必然的需要,车厢的大门也不会被拉上锁住。</p>

相隔两个车厢,车厢顶部也会装载一些小口径的防空炮,这是为了防范盟国空军突然的袭击。这是一些例行公事,谁都知道盟国的空军早就完蛋了。</p>

士兵们进入车厢之后,会按照军牌号码的顺序在车厢内排列站好,由于没有卧床和座位,他们只能彼此相扶,在长官的命令下,整齐的坐在的板</p>

没有人抱怨什么待遇差别之类的东西,所有从布吕赫出发的列车都没有卧床座椅。国防军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赴前线,甚至比党卫军的条件更加的恶劣,那时开赴前线的列车经常遭受盟国空军的袭、颠覆甚至成了见惯不怪的事情。与国防军相比,党卫军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至少现在铁路还设立了观察站,任何出现在铁轨路线区域的敌人都会被清除。</p>

士兵登车完毕,又是在菲利克斯斯坦因纳的**演讲下,列车开动起来,直接奔赴前线。这一次,还是有很多士兵根本听不懂菲利克斯斯坦因纳在讲什么,军官们也没有翻译的意思。不过,这次士兵能从菲利克斯斯坦因纳的语气里明白一些意思,那就是:我们要踏上前线战斗了!</p>

武装党卫军第一集团军在26号从比利时的纽波特出发,乘坐运兵专列于27号下午4点30分抵达法国前线的贝格,直接奔赴到敦科尔克西南侧的区域归属卡恩冯斯达克指挥。</p>

隶属卡恩冯斯达克指挥下的作战序列部队还有国防军的第十五集团军,这支成立还没有一年的集团军有着辉煌的战斗经历,他们是第一支踏入波兰领土的前锋部队,更加是第一支以征服者姿态进入波兰首都华沙的德意志军队。</p>

曾经:国防军第十五集团军多次在历史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p>

现在:国防军第十五集团军要与武装党卫军第一集团军共同合力在名为历史的笔记本上,携手同写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