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8章 如人饮水(2 / 2)

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0 字 10个月前

如果我大哥不答应,我也不会四处去宣扬此事。</p>

不过我手底下的人要是口风不紧,走漏了风声,那他也怪不到我头上。」</p>

郑观音沉吟着点了点头,道:</p>

李元吉乐呵呵的笑道:</p>

郑观音哭笑不得的道:</p>

李元吉突然定定的盯着郑观音道:</p>

郑观音神情一僵,心中的苦楚却没办法跟李元吉说,只能生硬的笑道:「人们不是常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嘛。</p>

我既然是你大哥的妻子,无论他待我好不好,我都得不遗余力的帮他。」</p>

李元吉不由自主的感慨道:</p>

郑观音眼中闪过一道苦楚,语气飘忽的道:</p>

不用等到帮到头以后了,现在就已经开始不落好,被苛待了,即便是怀上了骨肉,依然看不到笑脸。</p>

李元吉由衷的感慨。</p>

这话不是他自己想说的,而是他替前身说的。</p>

毕竟,郑观音也算是照顾过前身几年,算是对前身有养育之恩。</p>

郑观音如今过的不好,前身理应关怀关怀。</p>

在李元吉看来,这个世上除了养育之恩和教导之恩不得不报外,余者皆可视情况而定。</p>

至于生恩,固然重要,也得报答。</p>

但生而不养,就是在造孽,而不是施恩。</p>

养而不教,也是在造孽,而且还是造大孽,害人害己的孽,也不是施恩。</p>

所以生而不养,亦不教的,固然有恩,但远远不及单纯的养育之恩和教导之恩。</p>

前者是在你没有能力活下去的时候,帮你活下去。</p>

后者是在你有能力活下去的时候,教你应该怎样活下去。</p>

你能活下</p>

去,并且有所成就,全赖养育和教导之恩。</p>

若有长者能二者兼顾,当重报。</p>

若有长者能三者兼顾,当舍命相报,且百死无悔。</p>

郑观音又被感动到了,眼眶中再次浮现出了泪花,话虽然说的不多,但却是她的心里话。</p>

李元吉通过郑观音的反应判断出,郑观音在东宫活的很不如意、很不如意。</p>

不然也不会从一个仪态万千,宛若在世观音的仙女,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妇人。</p>

许是觉得自己出了洋相,亦或者是感受到了李元吉心中的惋惜和怜悯,郑观音匆忙了揉了揉眼睛,将眼眶中的泪花揉的稀碎,然后强装心情很不错的样子笑道:</p>

李元吉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没有说话。</p>

郑观音东拉西扯的说起了过往,说起了过往那段没有这么多烦恼,没有这么多令人不快的遭遇的时光。</p>

李元吉大多数时候就是静静的听着,偶尔会插一两句嘴,但不会多言。</p>

一直陪着郑观音把过往回忆的差不多了,才将郑观音送出了偏殿,送出了九道宫。</p>

站在九道宫那并不高大的门口,望着满山的青葱,听着山林里那时起时落的兽鸣,感受着那屡屡拂过的清风,李元吉长出了一口气。</p>

薛万述悄无声息的走到李元吉身边,感慨道:</p>

李元吉侧头看了一眼薛万述,不咸不淡的问道:</p>

薛万述毫不犹豫的道:</p>

李元吉白了薛万述一眼,没好气的道:</p>

薛万述好笑的道:</p>

李元吉忍不住道:</p>

薛万述认真的道:</p>

李元吉点点头,没有再多言。</p>

薛万述忍不住又感慨道:</p>

李元吉沉吟了一下,也感慨了起来,</p>

薛万述由衷的感叹道:</p>

李元吉不以为然的道:「世家所展现出来的善意,那都是给底层百姓看的,好让百姓们以为他们很善良,好主动送上门去被他们压榨。</p>

太子所展现出的仁德,一样是给底层的百姓看的,好让百姓们以为他能成为一位仁德君王,好心甘情愿的拥护他成为新君。</p>

我们不是底层的百姓,所以看不到他们的善意,也看不到他们的仁德,只能看到他们的丑恶。」</p>

/108/108553/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