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章 刘都督的寒舍(2 / 2)

大明英华 空谷流韵 0 字 10个月前

“头发白了大半,得过五十了。弓腰哈背的,诏狱的门卒却不拦他,也不问,估摸着在北镇抚当差很有些年头了。”</p>

郑海珠道:“我也说个更古怪的。你们记得诏狱堂前那个书吏么?我进去的时候,瞧过一眼他的案头,他分明在抄卷宗,有‘南直隶无锡府钦犯方’几个字。但咱们出来时,我又看了,还是那一页,这大半天,就多了十几个字而已。指挥使亲临,此人敢摸鱼?瞧他面上对着骆思恭的惶恐样儿,怕是去茅房都不敢吧?”</p>

李大牛大为佩服,又不免惭愧,自己这做谍探的,还是不够细致。</p>

他忖了忖:“夫人是说,这个书吏莫不是悄悄跟着听审?”</p>

郑海珠沉吟道:“若是跟着听,就不是东厂的人。或许是方举人的家眷到了京城,打点这个书吏盯着,传些消息出来。”</p>

一旁认真听讲的花二,立时点头附和:“对呀,总不会是盯着咱吧?”</p>

郑海珠心中一动,思量须臾,终究觉得,刘侨那边突然出现的结交机会要抓住,自己先前在马千乘牢房里那个疑问,可放到今日晚些时候解决。</p>

她遂又吩咐花二道:“你瞧见那个大半是煤铺子的胡同没?去打听,刘都督住里头哪个院儿。莫满世界嚷嚷,机灵点儿。”</p>

“啊?夫人怎地晓得刘都督住那里?”</p>

郑海珠耐心地开蒙:“刘都督赶来很急,但我问了咱的车夫,说看到刘都督是走进帽儿胡同的。这个时节,走路那样快,额头却没冒汗,说明他家离北镇抚司很近。还有,他靴子上有煤渣儿。这附近几条胡同,自然就那条卖煤的胡同,最有可能是他刘府所在之处。”</p>

花二恍然大悟,忙依着吩咐去跑腿,片刻后回来禀报:“夫人不是说,北镇抚司都督是四品,没想到住的房子那么破。”</p>

李大牛接话道:“那个刘都督,常服的袍子下缘有补丁。还有,你没听他说,是媳妇出门请的郎中么,显见得宅子里没请管家。这周遭的胡同,大半光鲜敞亮,就那卖煤的又脏又破,估摸着那里的院落,价码也低不少。”</p>

郑海珠温和地看着花二:“多与大牛学着点儿。看人断事,其实比跟着宋先生捣鼓机器,还难。”</p>

她站起身,带着两个属下,往那卖煤的胡同走去。</p>

遥见那旧瓦泥墙的刘宅前,木门大敞。</p>

花二道:“夫人,方才还关着门呢,看来是郎中到了。刘家现下都是女眷,关门不方便。”</p>

郑海珠满意地点点头,让花二去呼门求见。</p>

一个瘦小的婢子碎步跑来,一脸诧异地听完,怯怯地重复几遍“安远夫人郑氏”,麻溜儿转进去禀报,刘侨的妻子很快也出现了。</p>

这回轮到郑海珠讶异,那刘都督瞧着快四十了,老婆这般年轻,竟和花二差不多大。</p>

容貌却普通,穿的也是没有花纹的棉布褙子。</p>

郑海珠上前,温言道:“刘娘子,我方才在北镇抚司,听说小公子病了,特地来探望。”</p>

“啊?唔,这,嗯,夫人……”刘家媳妇张口就磕磕巴巴,一副不知如何应酬的模样。</p>

“阿巧,把贵客迎进来呐!”</p>

她身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倚门而立,发话道。</p>

刘家媳妇忙生疏地做了个“请”的手势。</p>

郑海珠来到厅前,向老妇人欠身致意:“向老夫人问好。”</p>

明代,四品官的母亲被封为恭人,所以这刘母,也算是有品级的,当得起一声“老夫人”。</p>

刘母于面色疲惫里带着一丝参研的警惕,却勉力露出礼节性的笑容:“寒舍简陋,郎中又正给小孙儿瞧病,委屈郑夫人先饮杯淡茶,老身和儿媳进去看看,就来陪夫人说话。”</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