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职权变迁(1 / 2)

 在中远前屯和锦州就地取地筹集粮款,修逝知城。明熹宗魏忠贤和熊廷弼三人表情古怪,看着张大少爷就象不认识一样。 张大少爷看出他们的心思,便振振有辞的说道:皇上,魏公公,熊大人,你们也许认为微臣是在胡说八道,甚至认为我是在痴人说梦一可你们想过没有。当初我在锦州修城墙修炮台的时候,朝廷拨给过微臣一两银子没有赵率教带着二十八个家仆开辟并屯的时候,又向朝廷要过一两银子没有还有毛文龙总兵,他带着两百家仆经营皮岛开镇东江和建城旅顺口的前期,又向朝廷要过一两银子没有这位提议修建宁锦防线的大人,既然敢提出五年平辽的方略,皇上和魏公公你们就算不给他一两银子,想必他也是手到擒来吧微臣认为他所欠缺的,或许就是一个名分而已</p>

明熹宗和魏忠贤主奴面面相窥。熊廷弼是张口结舌,目瞪口呆了片囊。明熹宗才想起反驳道:张爱卿,你的话虽然有点道理,可是这宁锦防线,</p>

皇上,你大概是想说修建宁锦防线的工程浩大,不是修缮锦州和建城旅顺口的工程量可比吧张大少爷笑着打断明熹宗的话,更加振振有辞的说道:皇上,可是你想过没有。就算国库拨出银子修建宁锦防线,这建城材料物资能一时半会运到辽东吗退一万步说,就算材料物资都能一下子送到辽东,辽东的所有军民百姓加在一起,恐怕也没有那么多人力人手修建这么浩大的工程吗再退一万步说,就算辽东有这么多人手人力。可士兵要打仗抵御建奴,百姓要耕种田地收获粮食。又怎么可能全部集中在一起去修城池而不搞生产练归根到底,还不是一座城一座城的修一座城一座城的筹集物资材料所以微臣认为;大可以让这个人尝试着自筹物资钱粮,先修一两座城池,试验效果。如果确实行之有效,再另做商议不迟。</p>

一座城一座城的修那先修那一座城呢明熹宗有点动心。</p>

张大少爷想都不想,脱口答道:当然是锦州微臣在锦州之时,锦州城墙还没有完全竣工,微臣就是靠着那一道还没有竣工的城墙挡住了建奴全军一个多月,后来高督师建议放弃锦州,退守宁前,却遭到了辽东部分官员和朝廷官员的极力反对,皇上你和魏公公也是左右为难。所以微臣认为,大可以让这个提议修建宁锦防线的人先修锦州,一来可以保护不愿离开锦州的辽东百姓;二来工程量他的压力不大。三来可以试验宁锦防线是否真的有效,是否真的挡住建奴进攻,四来可以减少国库负担一举四得,岂不妙哉</p>

兔崽子,那个家伙胡说八道。你也跟着胡说八道熊廷弼怒道:那个家伙提议修的宁锦防线,完全是拿辽东军队和百姓脑袋开玩笑你支持他先修锦州城墙,如果建奴来攻守不住怎么办</p>

熊大人,你不要忘了,是他提出这个修建宁锦防线的建议的,既然他敢提出这个建议,那就证明他有把握守住。张大少爷笑嘻嘻的说道:反对放弃锦州的人那么多。却没有一个敢去守锦州的人,倒不如让这个人去试一试,说不定他干得更好。</p>

打仗不是儿戏熊廷弼吼了起来。张大少爷收起嬉皮笑脸,非常认真的答道:熊大人,打仗确实不是儿戏,但你应该承认,打仗本来就是一种冒险吧不冒险那来的胜利此人既然力主修建宁锦防线。那他对守城战一定很有把握,说不定他就用自己修的城墙挡住了建奴了呢如果不让他试一试,那宁远前海关也别守了,因为建奴一旦来攻打这些地方都得打仗,仗打输了就得危及这两城一关的百姓性命让他修建这座锦州城,山海关之北多一个缓冲区,有何不可。</p>

偷换概念一向是张大少爷的拿手好戏,被张大少爷这么东绕西绕的绕了一通,熊廷弼不禁有些晕头转向了。用指头敲敲涨太阳穴整理整理头绪,熊廷弼改变口气说道:不错。如果辽东的情况允许,尝试着在锦州修建一座前沿堡垒也不无商量,可是大量修建城池堡垒,我还是坚决反对。</p>

所以才让他先修锦州城试试啊。张大少爷理直气壮的说道:如果成功了,大明既可以在辽东增加一处前沿阵地,又可以堵住那些没有战略眼光一味只知道叫嚷寸土不让的官员的嘴,还可以保护锦州右屯附近的百姓再进一步说,说不定还真可以五年平辽。就算失败了。朝廷又不损失一两一文,何乐而不为。</p>

猴崽子这话说得对,是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试一试魏忠贤终于被张大少爷的话打动关键是不用从魏忠贤手里掏银子。附和了一句后,魏忠贸又疑惑的问道:对了,猴崽子,刚才你还说了这么一句一让此人掌管宁远前屯和锦州的关外之地,甚至封他为辽东巡抚也不无为过,对他委以关外土地军民钱粮的全权。这么一来,辽东经略使的位置放到那里去</p>

魏公公,微臣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张大少爷也不忌讳,直接说道:自天启元年以来,辽东经抚不和,几乎就是惯例。熊大人第二次出任辽东经略,差不多被辽东巡抚王化真架空;孙承宗孙阁老督师辽东,一连换了三个,辽东巡抚,都是因为经抚不和所致。高大人接任辽东。辽东巡抚一职虽然虚悬,但宁前道却又顶替了巡抚的位置继续与高督师意见相左,为了觉华岛存粮的事,甚至逼得朝廷下旨才化解分歧</p>

不错,辽东经抚每每不和,也经常让联头疼万分。明熹宗点头。张大少爷拱手答道:皇上圣明。实情正是如此。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叭小吾因为订东经抚职权重抚争权所致所以微臣邵建议经抚分权而管,让主张防守的高督师直接负责山海关兵马,专心节制三方和联络蒙古封锁建奴,保卫京师东北大门安全,同时刮练军队,积蓄力量等待反击。而山海关以北的土的军民,交给辽东巡抚专管,经略使只指挥方向,而不直接控制关外军队。这么一来,就有三个好处,一是彻底消除了经抚不合而导致互相掣肘的局面,二是同时推行微臣与熊大人提出练新军计划还有实现这位大人提出的修建宁锦防线计刑。两者各有专人负责,毫无冲突。第三嘛,关门关外两重门闩保护,进可光复辽东,退可确保京师安全,皇上和九千岁高枕无忧。</p>

口沫横飞的说完,张大少爷又向转目盘算的明熹家等人笑眯眯的问道:皇上,魏公公,熊大人,你们觉得微臣的提议如何</p>

主意不错,确保京师安全的同时攻守兼备,还能堵住那些言官御史的嘴,让那些主张放弃锦州坚守的官员和主张寸土不让的官员都无话可说,也省得老是担心经抚不和影响辽东战事明熹宗心中盘算,向魏忠贤问道:忠贤,你意下如何</p>

修建宁锦防线,不用从国库掏一两银子,当然可以试一试。记练新军虽然要花银子,但是西南的叛乱已经平息,这点钱国库还是拿得出来的。再说蓟门和山海关离京城最近,这两个地方的军队也不能安排不可靠的人掣肘魏忠贤也是站在自身角度盘算,答道:回皇上,奴婢觉得可以一试,但奴婢不是很懂军事,这事还得问一问熊大人。</p>

明熹宗和魏忠贤的目光都转向熊廷弼时,熊廷弼心里算盘也打完了一这一次熊廷弼重被起用,可以说是雄心壮志不减当年,铁了心是冲着辽东经略使这个位置来的。但是经过上次王化贞的教,熊廷弼也很清楚经抚不和会导致什么后果。还有自己手里没有一支可靠军队会有什么下场,所以熊廷弼也对张大少爷的提议十分动心,心道二他娘的,分权就分权至少老子在让海关可以毫无掣肘的刮练新军,宁远前屯和锦州就算打了败仗,也牵连不到我的身上,不用再为不听话的辽东巡抚背黑锅</p>

皇上,老臣也认为此举值得一试熊廷弼也投了赞成票。张大少爷则赶紧补充一句,皇上。魏公公,微臣刚才还忘记说了一句,不管是关内还是关外军队,都应该从东厂派遣人手监军,以防不测。而且为了安全起见,监军的公公最好一年一换。</p>

操,老子刚刚还想夸你机灵。你怎么又给老子弄几个监军去找麻烦。熊廷弼心中暗骂一当然了,如果熊廷弼知道东厂副提督其实就是张大少爷的拜把子兄弟,也许就不会担心了。明熹宗和魏公公则一头,明熹宗笑道:张爱卿。联早就听说了,只要是领兵的文官武将。就没有不讨厌监军的,也就是你。主动要求请派监军,这足以证明你的正直无私人正不怕影子斜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