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保健品厂(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关于保健品厂的定位,许世彦夫妻商议过,决定推出一两款主打产品,做重点推广。

其他的产品也都做,尽量做到全面覆盖参业公司目前所有产品类型。

要做到类似,但又不是完全相同,比如稍微改动一下配方、剂型等。

在别人还没意识到可以跟风之前,抢先占领市场,把钱挣到手。

等着其他人想起来跟风抄袭的时候,再推出升级版,让跟风的人永远撵不上。

保健品厂成立初衷,就是尽量推广人参制品,打开国内销路。

所以,厂子这边每一个产品里面,都是以人参为主要原料。

可想而知,对人参的需求量肯定不小。

三个店铺、一个保健品厂,再加上苏安瑛这几年积攒下的老客户订货,这个数量可就非常大了。

九零年秋季,省、市相关部门制定了人参收购指导价格,也就是最低保护价。

特等普通鲜参,每公斤二十二元,一等每公斤十七元,二等每公斤十三点五元,三等每公斤十元。

二十支普通红参,一等的每公斤一百三十六元、二等的每公斤一百二十二元、三等的九十五元。

三十二支普通红参,一等每公斤一百零五元、二等每公斤九十四元、三等每公斤七十三元、

四十八支普通红参,一等每公斤八十三元、二等每公斤七十五元、三等每公斤五十八元。

后面还有六十四支、八十支、小抄、红直须、红弯须、混须等品类的价格,依次递减。

同等级边条参,一般可以达到普通参的两倍。

当然,这只是指导价,市场价会有稍许上浮,但是也不多。

照着现在的行情来说,一丈棒槌起二十六斤。

如果大支头多点儿,条再好点儿,说不定能卖四五百块钱。

要是赶上有水锈的,身条再差一些,一丈也就卖个两三百块钱。

这点儿收益,跟八六八七相比,那简直是天差地别。

甚至连去年的价格都比不上,简直便宜到家了。

好多人都说,这还赶不上大萝卜了呢。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

大宗人参还是依靠出口,国外客商死咬着压低价格,还不肯大量收购,光指着国内,能消化多少?

参农眼见着赔钱,一个个心疼的直跳脚,可他们能怎么办?

有几个敢说,货不卖了,留在家里放着?

那得是底子非常厚,不指望这一两年棒槌卖钱过日子的。

普通老百姓家里,真没几个这样的,都急着往外卖货。

一家老小还等着吃喝,明年的参地还等着用钱呢,谁敢把货压在手里不卖?

黄胜利、赵建设等公司几个股东家里的人参,全都加工各类产品送去各个店面出售,争取做到利益最大化。

除此之外,苏安瑛安排了冯越、黄胜凯等人,在东岗参市上大量收购人参,干的、鲜的、各个等级都要。

边条和优等的参,留着在店里出售,或者卖给订货的客户。

次等的货,只是品相不够好,其实药效什么的不受太大影响。

保健品厂留着用正好,可以降低成本。

做生意就是如此,要做到物尽其用,才能做到利益最大,挣的更多。

人参市场的行情依旧不好,不过有人大量收购,对参农来说,总归是多了些希望。

好多人都在参市外头的收购点儿排队,等着往外卖货,尤其是本地人,甚至一大早就过去排队。

很多外地参户得知有客商收购人参,干脆就住到旅店里,早早排队卖货。

一些跟风栽棒槌的企事业单位,得知苏安瑛的公司大量收货,就托关系、挖门子,想要把单位经营的人参都卖出去。

甚至有的人还异想天开,寻思着找到许世彦、周庆国、杨钧显几个,卖个面子,最好是价钱能高一点。

许世彦跟苏安瑛早就想到这个了,所以提前就跟黄胜利等人言明,不管是哪个单位,也不管是找了谁的门路,都不好使。

收购点儿只收零散参户的棒槌,每户每天最多收鲜参五百斤、干货二百斤。

这年月,普通参户一年也就做货二三十丈,能做货五十丈的极少。

就算按照一丈二十六七斤鲜参来算,多数也就是六七百斤不到一千斤鲜参,一两百斤干货。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多了能卖万把块,少了也就是几千块钱。

“乡里乡亲的,压等级不要太狠,大家伙儿都不容易。

咱们少挣个块八毛的不觉得咋地,在他们那儿多几百块钱,就能办不少事儿。”

苏安瑛在外地,少不得隔三差五就往回打电话,叮嘱黄胜利、冯超等人,办事要活泛。

“但是有一点记住了,不管那些单位找了谁,关系有多硬,你们都不许收。

不是他们瞎搅和,人参行情不至于到现在这地步。

他们都是公家的人,拿着公家的钱栽棒槌,就算是赔,也不是赔他们的钱。

有今天这后果,都是他们自找的,自己想办法往外卖货去,我坚决不收他们的货。

谁要是不听我的话,背地里搞小动作,那不好意思,公司容不下这样的人。

咱们这些年的交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最恨人的就是这些单位,他们拿着公家的钱可劲儿往地里投,行情好的时候挣不老少,行情差的时候就赶紧往外甩包袱。

原本今年的行情不至于这么低,就是这些人沉不住气,低价往外卖货。

开春那段日子,好多单位都学着去羊城卖货,各家争相压价往外甩,把行情给搅合的越来越差。

那段日子,苏安瑛被气的不行,如今她当然不肯收这些单位的货。

有本事他们也去开店、办厂啊?没本事,那就随便,砸手里也是活该。

羊城的店铺盈利不错,首都和沪市的铺子也收拾差不多了,即将开业,估计收益也不会太差。

再加上老客户订货啥的,虽说行情还是不好,但公司前景不错。

而且保健品厂还没开始呢,有许世彦和苏安瑛领头,大家都对保健品厂充满了信心。

这种情况下,谁会傻乎乎为了不相干的人,耽误了自己挣钱?

“苏总放心,我们都盯着呢,没人敢瞎胡闹。”

别说苏安瑛恨那些人,黄胜利他们也恨啊。

就因为他们,开春那些货,差点儿赔钱。

现在找过来想要卖货?快一边儿去吧。

首都和沪市那边的铺子都是现成的,只要简单收拾一下就可以。

虽说比羊城那边的小,只做零售和小额批发,也是足够用了。

羊城那边的店,交给了苏安芬负责,首都的铺子,则是交给了苏安珍和南振东夫妻。

苏安珍在东岗的时候就帮着忙活山货庄,到羊城又跟着忙活店面开张的各项事务,也算是锻炼出来了。

夫妻俩九月份从羊城到首都,一边收拾铺面,一边招店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