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战前(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1 /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孙策将所有士兵全部打散了,然后进行重新安排,置五人为一伍,设一个伍长不变,但改每伍配置为四名轻装步兵和一名弓弩兵,共六十伍,十人一什也不变,配置为两伍。

由于士兵数量的不足,之前的一队改为四十人,即八个伍配置为一队,设队长,共八队,并暂时取消设置屯长。

每两队为一曲,共四曲,四曲的军侯分别由凌操,铫乐,赵卓还有蒋壹担任,至于张祝则是和他爹一起管着招来的民夫,成立后勤队,掌管物资和医疗。

这么安排是为了加大弓驽兵的覆盖面,虽然强度下降了,但本来就只是让他们射击准备攻城的敌人,也没什么影响。

至于剩下的二十一名弓驽兵,则留在孙策身边做亲卫,毕竟以他的武艺和胆魄,如果抓到合适的时机,是肯定会主动出击的。

他知道,这种贼寇一般只要迅速击杀贼首,整个贼军队伍就会被瞬间击溃。

而且这样重组士兵后,由凌操四人替自己掌控兵权,在战场上会坚决实行自己的命令,绝对不会让暗中某些想搞事的人得逞。

士兵们虽然对新安排来的军侯不甚尊敬,但对于人狠话不多的孙策还是不敢违逆的。

士兵重组完成后,孙策亲自下到各曲,一个队一个队地走过去,核实兵员配置,并检查士兵装备,同时仔细询问他们平时的训练情况。

花费了一番功夫查看,士兵的人数和武器装备没让他失望,但训练程度方面实在不太理想。

更重要的是,孙策竟然在军中发现了不少老兵,一问年龄,虽然没有夸张到六十岁,但也有四五十岁了。

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本来就短,这样的年纪都可能是爷爷了,怎么可能还有上阵杀敌的热血?

这类地方招募的士兵里很多都是进来混口饭吃的,自然有年纪大一点的被安排进来。

毕竟比起饥一顿,饱一顿,不如待在军中,还能有个温饱。

这样的老卒人数其实也不算多,只有七个,当此关头,孙策也不能将之辞退,万一惹得士兵中有人心生怨气,反而可能会坏了大事,孙策索性就将他们编入了张祝的后勤队。

自从光武皇帝罢免了都试后,大汉的士兵大多疏于训练,所谓都试,就是一年一度的军事演习。

这在平时自然利于朝廷控制地方,但一逢乱事,未免就显出了弊端。

查看完士兵情况后,孙策把队长以上的军官叫到一起,进行了一次会面。

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和军官们熟悉熟悉,二个是大战将至,守城攻敌的主力是他们,这事情瞒不了。

队长们早就听说有贼军要攻打寿春,如今听孙策亲口说出此事,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些惊慌和恐惧。

但被选出来的队长多是寿春本地人,这场战斗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园,他们自然不愿意不战而降。

要知道先前黄巾乱贼的残暴可就在扬州体现过,攻进城后那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队长们就算害怕也必须得保护家园。

孙策见此也暗暗发愁,果然不出所料,连这些队长都一听到乱贼就害怕,更不能指望那些士兵们勇敢善战了。

不过,转念一想,士兵虽然操练少,又没经历过几场战事,但到底也是县兵,不论是军事素养,还是装备兵器,较之那些贼军流民,还是要强上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