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面守城(1 / 2)

 等到他们喊完,又顺着护城河向两侧行去,路上一边高举竹竿,一边高呼“投降无事”。

这时,东城墙外的众多起义军已经完全没有一点昨日攻城失利的样子,反而士气十分高昂,纷纷振臂高呼,以响应那几个劝降的起义军骑兵。

很快,那些城下的起义军骑兵已经转过城角,继续绕着城墙劝降。

没多久,除了孙策所在的东面城墙,还有靠着护城河的北面城墙,南城墙和西城墙的人都听到了城外的劝降声。

好在,先前前去通知张祝的人这时候过来告诉孙策,县令在知道敌人越来越多之后,立马召集了城中的所有大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再加上他还谎称贼军杀了潜山县很多人,投降免死之事不靠谱。

不多时,他就募集了八百守城的民夫,还一下子得到了足够的武器和粮食。

孙策让凌操,赵卓每人带两队新军士兵,跟着传令的人回去找县令,让他分别派给两人三百民夫,各自去守住南,北两面城墙。

先前是敌军人数不足,分兵同时攻打几面城墙的效果不大,但现在他们的人手已经不缺了,孙策众人担心,郭石既然懂得扰兵之计,自然也有可能会分兵攻城。

凌操,赵卓两人性格都很稳重,而且能力也很不错,还有大户的大力支持,派他们去守住敌军的分兵在孙策看来肯定不在话下。

陈武依然不敢相信,喃喃地说道:“潜山方公一向贤名广播,连松滋的人也听说他文武双全,怎么可能面对区区贼军就被杀了呢?”

孙策倒是没觉得奇怪,一来他与这个“潜山方公”不熟,也没听说过他的名声,但正所谓不见其人,不知其实,在这个时代,往往需要见面交谈一番之后,才能知道一个名声好的人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二来,通过寿春令周尚,还有松滋县令面对敌军时那种不堪的表现,就可以推断出,这个时期大多数的县令也不会比他们好到哪儿去。

他心道:“庐江郡十二个县,十二个县令长官,能有一半听到贼军破城杀人的消息后,还愿意守城不逃就已经算是出人意料了。”

出于兔死狐悲的心态,等候在县衙里的县官县吏们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他们此时的压力都不小。

县丞此时开口说道:“昨天晚上我值夜时,那是看得清清楚楚,城外的贼军压根就没有动,也没有一个敌人离开,况且潜山比起松滋无论是县兵还是其它方面都要强上不少,他们是怎么攻下的潜山?”

有一个县尉还算不是很草包,寻思片刻后说道:“潜山被攻破,应该是因为城内混入了贼军的内应!”

“潜山县虽然也是大县,但防外贼易,防内患难啊!”

“你是说,贼军是用里应外合之计,才能这么快攻破潜山,杀掉了方县令他们吗?”

这个县尉叹了口气,指着城外说道:“应是如此,城外多出了一倍多的贼军,也许就是从潜山那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