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著《玉华子》——盛端明(1 / 1)

 盛端明,字希道,号程斋,潮州府海阳县滦洲都大麻人,故居在大埔大麻镇附麻村吴屋墩。父盛凤仪,以海阳县学生员岁贡,后以贡监任广东仁化县训导,不久任福建安溪县教谕并代理一县政事,修安溪学官掘地得宋端明学士希道先生墓碑,而取名并字“希道”。著《程斋医钞撮要》、《玉华子》外,尚有《知微录》、《五行论》、《诗集类稿》等。

盛端明,参加会试中进士,再殿试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三年,及散馆考试后,授任翰林院检讨。不久,乞准离职终养老母,其时有浙江提督学道,因考核过严,下属生员意见极大,朝中许多大臣推举盛端明往浙江主持学政。于是,升任浙江按察分司佥事,充任提督学道,方到任即复核前任所剔生员,凡有不当,均予复试取录。盛端明曾对人说:“育才如种树,广栽多植,方能成林,合抱参天之树,都需如此方能长成。”盛端明秉性温和谦朴,但绝不违心随和,故无人敢用私情相干犯。

其后,擢升春坊庶子兼翰林院侍读、通政司副使、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曾出任南京粮署总督,对国务贡献甚大,后被人挟恨造罪弹劾而退职还乡。返乡潜心专研平生所爱药石,家居十年,著述甚丰,有《程斋医钞撮要》5卷、《玉华子》4卷传世。以陶仲文极力推荐,盛端明被起用为礼部左侍郎,本不欲再出仕,惟恐世宗昏聩,严嵩专政,召而不至,祸必随来,遂动身赴任,不久升任工部尚书,后转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

以与贿赂严嵩得世宗宠幸的顾可学受任同等官职为耻,遂闭门谢客,食俸不治事,只备世宗询对摄生要法而已。不久,以老病不愈乞准退休返乡,返乡后卜居于潮州府城北门外老土地,筑北门堤,以防洪灾,次年卒,终年81岁,朝廷赐祭葬,诏赠太子太保。

盛端明,在家乡热心公益事业,捐巨资修筑北门堤,他颇负文才,著作甚丰。对医学情有独钟,其纂修医学秘法书籍,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为褒扬盛端明,潮州城内有3座石碑坊族表:一是,县学右侧“解元坊”,盛端明被列为潮州七解元之首;二是,郭膺巷口“六贤坊”,列为当时科举六贤人之一;三是,上水门街口“宫保尚书坊”,专为褒奖他而建。

盛端明死后,葬在凤山,墓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墓墙高约5米,墓前设有石人、石马等石像二十余对,并设有“落马亭”,四柱三门四叠牌楼,惜1958年墓被拆毁。传说,盛端明迷信风水之说,当年请国师选择生基,极有讲究。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生居“乌鸦地”,死葬“凤凰地”的风水。为光前裕后,不惜耗巨资筑建“飞凤衔书”墓,祈望世世代代读书做官。相传,当年为扩地建墓,迫迁当地住户,后来风水被破,后代衰落。

盛端明有子名盛翰,贡生,任融县知县,赐封户部郎中。盛端明有三孙,长孙盛若林,中举人,翌年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中、湖广广西副使;仲孙盛若树,举人;季孙盛若果,贡生,历官常德通判。由此可见盛氏前后五代出仕,地道的书香门第,但此后,明末至清代,地方史志未见有科举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