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谋定而后动(2 / 2)

三国王者 天豪 4136 字 2019-10-15

陆逊之子陆抗一身都在荆州奋战,从为想过另辟战场。 此举使得一个名将羊枯就将吴国所有攻势抵挡,不但令吴国耗资无数,还处处受到节制。

孙灿道:“江东排外,世族林立,要想折服他们非一、二年之功也。 我军没必要将精力花在江东之上。

再说江东虽然被称‘鱼米之乡’但是人口极少,百姓也较为盈弱,只有会稽一地百姓方可参军。 更何况江东还有山越为祸,要想真的稳定,至少也需五载。

此刻攻打江东,决非良策。 ”

周瑜点了点头,虽然明白孙灿的用心,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快。

站在孙灿身旁的刘华,见周瑜表情,怕他心生不满。 立刻上前释疑道:“老夫也同意灿儿地看法,认为江东不可取也。 直古以来,可成就霸业之地,天下共有三处。

其一、北地。 自古得北地者,占据天时,隔黄河而窥视天下。 其二、关中。 关中富饶,即有粮食为盾、又有山河之固,还有民风之勇。

占据地利,可依守势从而谋取天下。 其三,乃中原也。 中原占有大汉地理上的中心位置,是经济交通枢纽,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又为东西南北四方文化的交汇点。

可以说是大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着极其重要地战略地位,得民心也。 因此,得中原者得天下。

而大别山位于荆淮两地的交界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北挽淮河,南濒长江,瞰至中原,其特殊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得大别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因此,荆襄非占不可。

至于江东对我军的意义并不重要,也有可无。 此时此刻,兵力就是一切,不应该将这些士兵花在收复江东的之上。 ”

周瑜一步三计,以急智而称雄,顿时明白了过来,也知道了刘华地苦心,向来豁达的他,立刻恭身作揖,说道:“周瑜受教。 ”

孙灿将目光放在郭嘉 身上。

郭嘉接触到孙灿的目光,便出班问道:“柴桑孙策现在如何了?”

话一出口,孙灿、刘华、荀彧、周瑜等人的眼睛各自一亮,通通将目光放在荀彧身上。

孙灿麾下有三个探察情报的设施,为一明两暗,暗的分别是刘华手上的“秘营”以及贾诩手上的“毒士营”,明地就是荀彧手上的“商营”。

“商营”主要的成员来至军队,每每募兵时,荀彧都会挑选一些精明能干又忠诚的士兵,将他们乔装成行脚商人,游历天下,走到哪消息就探听到哪,随后在以特定的途径送回寿春。

这个妙法是刘华根据后世的『共产』党的情报营“地下党”想出来的,收获消息之余,还可以宣扬一下淮南地好,一举两得。

荀彧整理着脑中地情报,说道:“数年前,扬州刺史刘繇出兵丹阳,丹阳太守吴景连战连败,败逃途中遇得孙策。

孙策率残兵击破追兵,后又请出张纮为谋士,张纮又荐张昭,在张昭的协助下,攻破柴桑,自领柴桑太守。

随即广布仁政,因其先主乃吴国大将孙武,孙坚在江东也很有名望,各大世家相依者甚多,军事实力大增。 兵力据说已经到达了一万五千,实力不可小窥。 ”

“呵呵!”郭嘉继续说道:“如此甚好,孙策此人,乃一将才,有霸王项籍之风。 刘繇虽众,但非孙策对手。 若让此人牵制刘繇,我军就可一心对付吕布。

至于孙策此人,霸气十足,但轻而无备。 再破刘繇之后,势必会转战江东,以孙策之才,一统江东至少需要五、六年地时间。

再这五、六年里,我们可以尽情开拓疆土。 主公乃将之将,岂会输给孙策乎?孙策一统江东,我军不说可入主中原,领地扩大两个州地也不在话下。

届时再和孙策一决高下,到时,孙策别怪我们以多欺少才好。 ”

众人见郭嘉说的有趣,纷纷笑了出来。

堂上,孙灿见事情得到解决,也『露』出了丝丝微笑。

不久,他制止了众人的笑声,正『色』道:“刘繇意图取我淮南,虽未成功,但也有意。 不可就此罢休,灿非得出这口气不可。 ”

堂下赵云觉得奇怪,自己的主公并非是如此意气用事之人啊,怎么会如此呢!思虑一转,大悟,立刻上前道:“末将愿领本部军马攻克广陵郡,为主公出口恶气。 ”

孙灿大笑,能听出他弦外之音的人必是智将,可任统军大将,当下说道:“好!,赵云听令,命你为主将,李通为副各领本部军马讨伐广陵。 ”

原来,徐州境内的广陵郡的太守正是薛礼、笮融,当年刘备在的时候他们就和不远刘繇狼狈为『奸』,对刘备阳奉阴违。

刘备新得徐州惧刘繇十万大军,未敢南征。 而吕布也一心对付孙灿无暇他顾。

既然要和吕布打,自然要开拓新战场,而广陵郡正是可以做徐州的跳板之一,同时也可以给刘繇一个教训,让他知道他孙灿可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