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历史乍移 天命既变(1 / 2)

 月色照不过满城火光,只能藏在云内,被其吞没透过云朵,似乎散发着幽蓝色的光渐渐的落下,直至被一道窜天的火光所划开。

长安城内新筑的天台之上,此时正有几人看着眼前的景象把酒对酌,时而大笑,时而叫好。

“今日王司徒可谓是风光无限呀。”

“哈哈哈哈,士孙兄言重了,要不是在朝廷里,还有你们这一群老臣在暗中支持着我,我也未必能成功呀,来敬你们一杯。”

随着声音看去,两个苍老的老头正面对面笑着说话,不久后两人便拿起酒杯轻轻的碰了一下。

而在他们周围坐着的大部分是一些老人,只有零星几个中年人,可看他们的眼神也是带着恭敬。

开玩笑,这些人现在可都是如日中天的命官,他们虽然也是旧臣可和他们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王大人好。”

此时周围的所有人都带着笑容,王允一个个的敬酒,相互寒暄。

“李兄,哈哈哈……”

“恭喜恭喜!”

“……”

然而在这些笑声之中却有一人看着周围,脸上不露出一丝笑容,只是在独自饮酒。

王允似乎也看出了一样,端起酒杯走了过去。

“这不是蔡兄吗,要不喝两杯?”

蔡邕见来人正是王允,便将手上的酒杯递了过去与他轻轻一碰。

两人皆是一饮而尽,王允也借此发问道。

“董贼既已伏诛,众人皆是大喜过望,可为什么唯独兄却摆出如此姿态。”

接着酒劲,蔡邕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董贼伏诛,纵使祸朝廷乱中华,可也不得不佩服他呀,故而感到悲伤才为之感叹。”

可就这么一句酒后之言,王允马上收下了笑容,勃然大怒呵斥他说:

“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愤恨,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这难道不是和他一同作为逆贼吗?”

周围的人听到王允的呵斥都愣住了,不约而同的扭头看向这里。

蔡邕马上回过了神,连忙跪在地上说道。

“臣不过是是酒后乱言,还望王大人不要放在心上。”

他此时是真的怕了,他想起了之前李儒捎给他的话。

“以先生的性格,我恐怕会被王允所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请拆开这个锦囊。”

这句话如同一个预言,他原本并不在意,可没想到竟然真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王允却丝毫没有想放过他的意思,立马说道。

“来人,将蔡大人押回大牢明日问斩!”

话音刚落,便从天台的屏风后面走出了四名持刀侍卫,马上便用手扣住了蔡邕的肩膀将他拖了下去。

“王允,如果我死了,谁来续写着汉家历史,史书不可断呀!”

伴随着蔡邕一声声声嘶力竭的呼救,可换来的只是王允冰冷的眼眸。

而座上几人连忙都跪了下来替蔡邕求情,一个个呼声此起彼伏。

“你们要喝酒就好好喝酒,难道想乱了纲纪吗!”

王允回头冷冷的看向众人,一瞬间周围的声音便消失不见,他们都是人精,自知现在更不能得罪了王允。

短暂的插曲过后,天台上又是一阵载歌载舞,只不过这一次王允没有再站起身来敬酒。

公元192年3月,长安城内。

经过了彻夜的狂欢后,一切又归为了新的秩序。

此时刘协穿着皇袍,坐在王座上,他已经好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父亲,孩儿一定让这天下还一个太平!”

献帝默默在心里说道,在他面前文武百官皆站在两侧,刘协端正了姿态,威严的说道。

“上朝!”

“吾王国泰,社稷之才。”

汉献帝应道。

“当今天下,自董贼进京,已有许载,如今朕还能站在这里,当为你们的功劳,请受我一拜!”

龙椅上,刘协站了起来深深的鞠了一躬,对着低下的百官谦逊的带着奶声说道。

王允立马走向前去,跪在地上喊到。

“陛下,万万不可,你贵为龙体,此乃臣子的本分。”

身后,所有百官亦跪道。

“乃臣子本分”

汉献帝这才直起了身,摸了一把泪,扬起手来对着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