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朱棣立下仁义木 力保史阿退众臣 (下)(1 / 2)

 ————————————————

......

洛阳城,外城,一处三条大路的交岔口的小广场上。

一杆大旗缓缓升起。

只见上面写着“仁义”二字。

“我乃当今圣上兄长,弘农王,白波中郎将,刘辩!

今有贼人无名,手持黑剑,擅入各府院,盗取银两,触犯律法,理应重罪。

然念其,取富济贫,实乃仁义之举。

又念起一身武艺,错入旁门左道。

本王奉旨抓贼,特立下此仁义木,希望其改邪归正,若其能主动投案自首,本王可保其无罪。

请洛阳城各个父老乡亲作证,如违背此誓言,当天打雷劈。往各位口口相传,劝早日前来自首......”

李儒看着空荡荡的广场。

又看了看站在空荡荡广场台子上,对着空气讲话的弘农王刘辩。

不由得又开始感叹了。

好绝的法子啊!

李儒暗叹,就算是自己恐怕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

很快弘农王刘辩在广场立下仁义木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这个刘辩当真这样做了?”

“该死啊!竟然要力保贼人无罪,他眼里面还有没有王法了?”

“去他娘的劫富济贫,我们怎么没有看到?”

“绝对不能让那贼人来投案自首。”

“眼下刘辩立下仁义木就说明这贼人还没有将那些东西交出去,咱们就还有机会翻盘。”

“快去看看广场上是什么动静了。”

......

随着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

原本空荡荡的广场上,已经围了不少人。

其中还有杨修,钟毓,王凌,黄贺四个家伙带来的太学院的学子前来给弘农王撑场子的。

自从那日弘农王在太学院一首诗后,整个太学院再度被弘农王的诗才所折服。

尤其是眼下在得知弘农王立下仁义木,施恩“劫富济贫”的贼人自首时,纷纷过来围观。

也算是帮其补充一下人场。

大多数人都有着看热闹的心理。

这些人自然也是毫不例外的。

这便是所谓的从众心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民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

弘农王刘辩在台上摆下了书桌,非常认真的看着书籍。

丝毫不受四周人的打扰。

众学子看到这一幕:

“弘农王已是这种大才,还在废寝忘食的读书,我等更应该努力才是啊!”

“是啊!对比一下弘农王,在下当真是惭愧啊!”

“今晚回去,我必定要读书到天亮。”

守在弘农王身边李儒见着人差不多了,便走到弘农王刘辩身边,小声提醒他:

“殿下,人挺多的了。”

弘农王刘辩这才收起书,缓缓起身,又走到台中央。

李儒瞥了一眼弘农王刘辩所看的书籍一眼,顿时老脸一红。

殿下的趣味当真是别具一格啊!

深吸一口气,只觉得气血汹涌,久久不能平静,临走时,忍不住又多看了一眼。

最后,暗暗评价了一句:

好书!

而这边弘农王刘辩再度走到台中央,看着眼前聚集过来的一众人,朗声言道:

“我乃当今圣上兄长,弘农王,白波中郎将,刘辩!

今有贼人无名,手持黑剑,擅入各府院,盗取银两,触犯律法,理应重罪。

然念其,取富济贫,实乃仁义之举。

又念起一身武艺,错入旁门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