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公孙瓒领命会盟 赵子龙入镇抚司(1 / 2)

 ——————————————

......

“虽出身贵族但却身份低微,却以武力起家终雄踞幽州。”

这是史书对公孙瓒的评价。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公孙瓒出身于官宦之家,且“家世二千石”,应当算是一方豪强,然而由于其母身份低微,在那个“子以母贵”的年代,公孙瓒也只能出任郡小吏,担任郡门下书佐。后因相貌出众且才智出色,通过迎娶太守之女才获得了一定地位。

在岳父的帮助下,先任上计吏,后经举孝廉成为辽东属国长史,后又升任涿县县令。在东汉末年那个乱局,公孙瓒虽是以小吏入仕,但像其他割据势力一样,最终也是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武力发展道路。在担任涿县县令时,公孙瓒便曾奉命统率三千骑兵出征,追讨张纯等叛贼,并因功升任骑都尉。

之后,公孙瓒又以骑都尉的身份,率军征讨袭扰幽州、冀州的乌桓贵族,进而以降虏都尉的身份统率步骑万人屯驻右北平郡,后又升任中郎将兼领辽东属国长史,封都亭侯,从而掌握了一支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

由于公孙瓒所在的幽州,与乌桓等相邻,因而时常遭受到这些游牧民族的进犯,正是在在与这些少数民族的交战中,使得公孙瓒的势力开始迅速发展,手中的军队越来越多,官职也越来越高。

最终于中平六年前后升任奋武将军。

所以公孙瓒的功劳是靠着自己的实力一点点打出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棣对公孙瓒的看法稍稍好了一些。

因为这样的人打从一开始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非袁绍那般借助着家族荫亲,得利而不能守业。

最主要的是两人对于北方胡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打,那些胡人赶来,咱就敢让他回不去。”

所以在公孙瓒得知董卓联系乌丸部落,准备偷袭自己的时候,勃然大怒:

“无耻奸贼,我本犹豫此次会盟到底要不要去,没想到这董贼竟然做出如此卑劣的手段。联合胡人欺负我汉家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次会盟本将军去定了。”

“那我在此就替陛下谢过伯珪将军了。”

朱棣回应道。

公孙瓒急忙回应道:“可不敢,我乃是陛下的臣子,陛下的命令,岂敢不尊啊!之前之所以犹豫,只是因为师出无名,如今既然得到了陛下的诏书,自然要亲自出兵才是。”

公孙瓒看了看手中由朱棣,张角和张宝三人胡送来的诏书以及帐外使者王盖,单于查木吉等一百多号人的人头。

“这礼物,希望伯珪将军喜欢。”

朱棣言道:

“我们虽然锦衣卫行事自来由先斩后奏的特权,如有唐突,希望伯珪将军见谅啊。”

“哪里哪里,只是还是没法想象......”

公孙瓒不好意思的问道:“你们四个真的闯进了乌丸营地大闹了一场,还杀了这多人回来。”

是啊!

这事儿几乎让人很难相信。

尤其是朱棣,张角,张宝三人面色不改,仿佛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般。

这还是在三人有人头作证的情况下,若是朱棣没有多留心眼,恐怕公孙瓒只会认为他们在吹牛。

此举朱棣无非是要提醒公孙瓒两件事情。

我们锦衣卫虽然只有三个人,却也不是一般人能阻挡的。乌丸大营能闹一场,杀一百多个人安然撤离,你北平城,老子们依旧如此。

这就是我们锦衣卫的实力!

尤其是在创业之初的时候,锦衣卫更需要这种强大的武力来证明它的非同一般。

另外一边也是在反应一件事情。

“我三人只是锦衣卫中的中流高手,锦衣卫当中当属弘农王殿下实力最高。其后还有天下第一剑客王越的高徒史阿等人皆是一流高手......”

朱棣自谦的说道。

一旁的赵子龙听到天下第一剑客王越的名号之后,心头不由的有所悸动。

这个名字自己并非第一次听说,自己在学艺的时候,便多次听自己的师父童渊提及过这天下第一剑客史阿。

而自己的师父童渊则是天下第一枪。

至于孰强孰弱,师父从未言明。

赵子龙心道:真想领教一番啊!

公孙瓒在被朱棣暗示了这么多下之后,自然也了然了锦衣卫的手段。

当下应允了会盟之事。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告诉赵子龙的是他们奉了弘农王刘辩的命令,而告诉公孙瓒的则是奉了陛下的旨意,甚至拿出了陛下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