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借口(上)(2 / 2)

想了好久,福熙元帅这才给布莱尔发报:“首相阁下,法兰西总统戴高乐先生身患重病,已经不能理事,所以,把国家大事全权交给了我。由于巴黎城内间谍处处,随时都有走漏消息的可能性,一旦消息泄漏,将对战事起到相当大地影响,所以,考虑再三,我们才决定不直接向首相阁下汇报,还请首相阁下原谅。”

没想到,这回布莱尔很快就回电了:“元帅阁下,此事关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一直以来,大英帝国与法兰西共和国地合作都相当愉快,戴高乐总统在这中间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果戴高乐总统身患重病,不能理事,元帅阁下也应该第一时间向我们汇报。可是,我们等了整整十天,一直没有等到贵国地回应,这使得我们两军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合作,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我国政府对此事极为重视,七月二号的时候,我们在巴黎的外交官就发现,戴高乐总统即没有出现在联军总指挥部,也没有出现在公众场合,而且,与我们的联系也中断。总统府外有着大量的武装人员,可是,除了总统军事顾问萨科齐上将外,极少见到其它人员进入,总统府好象与世隔绝一般。现在战况如此紧张,身为法兰西总统,戴高乐先生的身体就是再差,也应该出面给我们作个解释。而据我们所知,戴高乐先生的身体并没有出问题。七月六日晚上,我们在巴黎的外交官发现戴高乐先生出现在总统府的花园里面,表面上看一切正常,显然没有无法理事的重病发生。既然没有病,唯一的解释就是,戴高乐先生已经无法履行其法兰西共和国总统的职责了,也就是说,他已经被某些人软禁。希望元帅阁下对此事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会影响到我们两军的合作。”

慢慢地把手中的电报放下,福熙元帅的额头上,已经现出了点点细汗。布莱尔首相的话已经相当明了了,他们的合作对象是戴高乐,而不是他福熙元帅。英国的军事力量比法国要强大得多,可是,英国人却没有当上联军总司令,一是因为作战区域大部分在法国境内;二么,也是戴高乐总统据理力争的结果,也只有让法国人当这个司令员,才能够得到法国在后勤方面的有力保障。戴高乐毕竟混政坛多年,就算他再混蛋,再无能,在国内的人气再差,可是,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却不是他这个一直混军界的元帅可比的。英国人并不卖他福熙元帅的账,这些个东西,一向重视正统,他们只承认选民们合法选出来的总统,象他福熙元帅这样把总统软禁后自己坐上高位的,英国人很是反感。还有一点,福熙元帅隐隐约约感觉到,英国人已经在打退堂鼓了。按理说,战事已经进行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时候,这个时候,双方就算是出现了任何问题,都只会强忍在心里,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了再说,绝不会如里昂的英国部队那来,来个拒绝执行命令,也不会如布莱尔首相那样,来个兴师问罪。真要是这样的话,只能有一个解释,英国人心里面已经放弃了这场战争,他们不想着再打下去了,他们正在找投降的借口。

想了想,福熙元帅再给布莱尔发了一封电报,试探一下:“首相阁下,现如今战事如此紧张,我们两国的全部精力都应该放在战争上,而不是在谁是法国的掌权人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徒然浪费时间,也让中国人和德国人笑话。希望首相能从大局出发,命令英国部队与我们全力合作。一旦法国战败,英国也难逃劫难,这一点,首相阁下应该相当清楚。”

这回布莱尔的回电晚了些,整整过了一个小时才回电,这说明,布莱尔以及他的一众智囊团们,也正在认真地考虑着福熙元帅所提出来的问题:“不,元帅阁下对戴高乐总统一事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的认识,我国与贵国的所有合作协议,都是与由选民选出来的总统签署的,而不是与一个通过非正常渠道上台的统治者签署,福熙元帅并没有得到法国全体公民的认可,我们与元帅阁下的合作,其基础本身就是不稳定的。我们请求元帅阁下,把戴高乐总统放出来,等战争结束后,你们想如何处理戴高乐总统,那是你们的事情,但不是现在。”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