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出 辽东攻略(2 / 2)

明流 伏白 4057 字 2019-09-21

徐再生下的决心很大,誓要凭此一战,永绝辽东之患,永绝北地之险。可以让整个明廷在平和地外部环境中,迅速发展民生,恢复国力。以应对接下来的全球争霸浪潮。

崇祯十二年四月,江南新军二十万众,协同明廷官军三十万,兵分二路,迅速向辽东开进。朱由检为了一壮军威,亲自盛装,为所有军队送行。

看着一队队军容威武的新军,雄赳赳地从他眼前走过。朱由检热血澎湃,豪气顿生。登基十几年来,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般,他觉得自己是个强大的帝国君王。

当年他寄希望于袁崇焕,五年平辽!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辽东依然糜烂!可现在好了,他的重臣徐督师,没有告诉他五年平辽。他只说,皇上,我要一战永定辽东!

听听,这是何等的气概!这如何不让朱由检激动,意气风发!

“徐卿,卿这十万大军,足以比得上建奴百万乌合之众!愿此行凯旋而归。朕定不负当初之诺!”

徐再生一身盛装,当即行了个军礼,道,“皇上,臣去也!”

五十万大军,加上运送粮草的民夫海船。总共动用了差不多百万之众。如果不是江南这些年积蓄颇多,恐怕明廷也组织不起这样的大战役。

这是明对后金的历次战斗中,规模最大地一次。

为了此次战斗,徐再生不惜血本,几乎抽调了江南的所有储备粮草和新军,为的就是一战定乾坤。为了万无一失,众多的斥候探子,数月前就密布辽东各地,以使徐再生可以掌握第一手地军事情报。

此时的清主皇太极获知明军五十万大军攻打辽东时。惊得几乎跳起来。多少年了,多少年明军在辽东,一直是守势。虽然他早就获知江南的动静。但他一直以为,江南督师有自立谋叛之意,所以他从来是乐见其成。如果不是没有确切迹象,他甚至早就派人商谈联盟了。

可自从多尔衮败退关内,岳托战死河北。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形势都发生了改变。先是蒙古各部会盟脱离清廷控制,后有库伦部变乱后院。最令皇太极困扰的是,亲王多铎竟然横行不法,意欲谋夺汗位。

内有忧患。外有强敌。皇太极迅速决定,调集所有兵马,亲率迎敌。在辽阳,与明军决一死战,事关清朝生死,在此一举!

也不知是受到江南新军地鼓舞,还是官军地战斗力突然上升。大军一路所向披靡,连克城池,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深入辽东。二路大军分别西宁堡,盖州,向海州奔去。

“报,元帅,侦骑探得大量游骑从边路袭往我军后路。见其方向,恐是要断我粮草!”

收到此情报,徐再生不在意地笑了笑。几乎没攻下一个城池,他都会留住大量的官军。所以想要凭少量的游骑断其后路,徐再生还是不畏惧的。

最重要的是。他根本不担心他的粮草安全。因为几乎所有的粮草。都由海船从内地运来,为此他动用了江南大半地民船。在绝对地制海权面前。你说他还害怕粮草安全吗?

率领三千精骑的阿济格也纳闷呢,你说都深入敌军后方几百里之远了,沿途即使是被明军地游骑探知,他们也不理会。只是回城坚守。这……这也太诡异了吧,动用如此之多地军队,为什么看不见辎重?为什么没有粮草队?难道这些人,都不用吃饭的吗?

明军的粮草没有碰到一个,阿济格三千精骑携带的干粮却要不够用了。没想到啊,谁能想到,一路上连一支运粮的车队,也没有碰到呢。不行,再这样下去,别说战斗了,恐怕敌人面都没见几回,就全都饿死在这个鬼地方。

“还没有阿济格的消息吗?”辽阳城内,皇太极脸色极为难看。自从明军出师以来,他收到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坏。最糟糕的是,那些投诚的汉八旗,一个个见风使舵,纷纷倒戈。

没有比这个更坏地消息了,汉八旗的大量倒戈,不仅让清军丧失了大量的战斗力,而且这些人,非常熟悉清军的部署,形势对于皇太极来说,越来越不妙。

众多的亲王,原本就对收编汉八旗极为有意见。现在好了,汉八旗的倒戈,更是让他们叫嚣的更加厉害了。皇太极的威信,一时间降至低谷。这才是最致命的,许多亲王众将,在明廷大军地压迫下,纷纷心生惧意,嚷嚷着要对明廷俯首称臣,重新议和。

俯首称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皇太极,必然要被解押北京,听候崇祯那个老儿的处置!

徐再生,徐再生!全是这个人!全是这个一直被他忽视的人!全是这个人,改变了一切。

“多尔衮,命令你率领所部,连夜奔往海州,势必想尽一切办法,给明军一次大挫,挽回我军低迷的士气!”

“是!”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