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节 (加更)沈田的小私心(2 / 2)

“这得有多少亩地啊——”秦怀恩轻声感叹道。</p>

沈田咽了口唾沫,他不知道自己方才说错了什么,秦怀恩那一瞬间的悲哀,还是让他若有所感,见秦怀恩将话题又绕回到了开荒,不由松了一口气,在心中暗暗决定,往后在秦怀恩面前再不乱讲话了。</p>

“我是这么想的,秦爷,”沈田小心翼翼地说,“咱们这些人,家里有良田的不多,能开出一亩来,也是好的,现在有了秦爷那句话,能开出来多少算多少呗!”说来说去,这件事还得恩的投入和号召力。</p>

秦怀恩点了点头,没说话,心里已盘算开了。</p>

开荒投入还是挺高的,主要问题在于,本朝律例,开荒不免税。</p>

开荒和平常的种地可不一样,不仅在头一年要付出几倍的辛苦,最主要的是在头几年,荒地的收成还很低,哪怕是肥沃的荒地吧,也比不上中等田。</p>

尤其是东北地区,农耕期很短,这么说吧,明天开春开始开荒的话,当年地里肯定什么都不产,从三月到**月间就是白忙活啊,还几乎没有农闲的时间。</p>

等到第二年,好了,官府来量田定税了,就算收成不好,也还是按照肥沃程度来制定田地的等级收税,赔钱是一定的,第三年的话,才能持平或者略有盈余。</p>

这样一连三年的投入,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投得起的,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别耽误穷人的功夫”,因为穷人的功夫儿是用来赚全家人的口粮的,别说三年了,就是一年没有收入,也能饿死几口子,去年的灾年就是最好的例子。</p>

哪怕是有钱人,也没必要费这个劲儿,有这三年的投入,都够花银子买地了,何必费这个功夫儿呢?!</p>

所以沈田才说,只有秦怀恩才有这个眼界和实力。</p>

其实沈田也是有私心的,就像所有决定追随秦怀恩的人一样,沈田也坚信跟着秦怀恩一定会有好日子过,只不过沈田采取了和旁人不太一样的做法,他打算用这种方式将秦怀恩留下来。</p>

沈田成功过了,尽管最后的结果,和他想像的有些出入,但秦家村还是建立了起来,并且发展得十分蓬勃,并给了秦怀恩很多帮助,最终达到了清露所说的“双赢”的效果。</p>

对于开荒,以往秦怀恩并没在这方面儿多想,更不会去算计这样是不是划算,一个是这种事儿离他比较遥远,一个是很多事约定俗成之后,就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惯性,没人会去想它合理不合理。</p>

本书来自//30/.htm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