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略契机(1 / 2)

乱世英雄 闪烁 5164 字 2019-09-22

 第一章战略契机

赤山会战争取到的不仅仅是守住都的机会,还有扭转战局的战略契机。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中**队在北京保卫战之前都处于劣势,最终是在北京保卫战中扭转了局面,但是深入了解就能现,如果没有赤山会战,特别是中**队在会战第二阶段唐山反击战中的英勇表现,恐怕中**队根本没有机会在北京组织起有效防御,也就不可能在北京保卫战中挫败美日联军,甚至不会出现北京保卫战。

中**队在唐山获得的,正是至关重要的喘息机会。

可以说,从二零一四年的六月到七月,中**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从而导致战局出现显著变化。

拿中国空军来说,J-2o的大规模服役,彻底粉碎了美军的绝对制空权。

在六月初,也就是二零一四年的第二季度末,至少有三家生产厂的六条生产线开始全生产这种全世界唯一能够与F-22a抗衡,与之争夺制空权的重型战斗机。在此之前,仅仅只有成都飞机制造厂的一条生产线在生产J-2o。

产能扩大,意味着J-2o开始大规模服役。

要知道,战时机制不能用平时的情况来衡量。

在和平时期,一架战斗机的生产周期往往长达一年以上,即便是一种成熟的战斗机,制造周期也长达数个月,而一条生产线,平均每个月能够生产十架战斗机就非常不错了。一些价格昂贵的先进战斗机,一个月连一架都生产不了。

显然,在战争时期,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这也是各个国家针对战时需要采取的一些必然措施。

说得直接一点,和平时期,各国的战争机器都以怠运转,而到了战争时期,则会以全运转。这就好比汽车动机一样,怠只有全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因此在战争时期,战争机器能够爆出强大的生产力。

一条J-2o的生产线全运转的话,制造周期只有二十天,而且月产量在一百架左右。

具体多少,主要还得看工人的熟练程度。毕竟先进战斗机的组装工作不像批量化生产的轿车,很多时候需要手工完成,因此工人的能力决定了生产线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时期,国家能够根据战争需要,特别加强某一种装备的产能。

对中国来说,先进战斗机绝对是最重要的装备。

虽然受作战系统限制,J-2o很难扭转乾坤,在与美军交战的时候,仍然会吃亏,但是与之前的战斗机相比,J-2o至少具备了与美军对抗的能力。特别是在某些关键战场上,如果中国空军能够投入适当的支援力量,J-2o就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这一点,在战场上已经得到证实。

就在赤山会战期间,中国空军用两架kJ-2oood支持J-2o机群,偷袭了在渤海湾上空巡逻的美军支援飞机,取得了击落一架大型预警机、一架舰载预警机与两架电子战机的出色战绩,并且迫使美军将支援机群后撤了两百公里。

要知道,在J-2o大规模服役之前,这样的偷袭行动屈指可数,而且往往得在美军主动向前扩展防空区的情况下,才有机可趁。这种主动出击,并且取得胜利的战斗,根本就没有过。

当然,空军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先进战斗机。

准确的说,J-2o的成熟,给中国空军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最为明显的,就是让中国空军初步掌握了探测隐形战斗机的方法,并且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

虽然J-2o的隐身性能不如F-22a,最多与F-35在一个水平上,但是J-2o是货真价实的隐身战斗机,对中国空军完善防空系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正是在J-2o的帮助下,中国空军才在多基地长波防空雷达的开与设计上取得了突破。这一成果最先用在战略要地防空作战中,并且成功现了美军的B-2a与FB-22。即便按照美军公布的战报,在二零一四年前半年中,就有十四架B-2a与二十七架FB-22是在被中国空军的雷达现之后才被防空战斗机与防空导弹击落的。

防空能力增强,与J-2o大规模服役有类似的作用,即大幅度抵消了美军的空中优势。

相对而言,在6军装备方面,中**队取得的进步并不是很明显,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针对美军的m1a3主战坦克开的99s型主战坦克。

这种主战坦克除了将能够拦截度在每秒七百米以下的反坦克弹药的主动防御系统作为标准配备之外,主要的改进之处就是换装了一门口径为一百四十毫米,但是无法使用美军弹药的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