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六章 前往广东(2 / 2)

余慧嘻嘻笑,道:“这进口是一处景点‘人间仙境’啊?只不过是人造的。如今是冬天,有点淡淡地雾气,更是难得。”

只见青山绿水、石板青砖,还有亭台楼角、小桥流水、太极人物雕塑,及“白莲湖”上淡淡地雾气,组成了一幅人间盛景。

陈婉丽一笑,道:“‘罗浮山’最美的盛景在这里。从这里进去之后,还有一个小湖。”

进去不远,便见两边青松翠绿,一个小小的浅湖,一座石桥架通而过,桥下左边有混凝土树墩,通向“梅山别梦、祥云薄日”等景点。

但几人没有选择这条路线,过桥后直走,沿路而上走了没多远,便到了“白莲湖”。

余慧道:“‘罗浮山’之所以享有盛名,一是得益于道教,二是苏东坡为它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李凡阳道:“在宋朝,苏东坡的名气太大,凡是他到过的地方,基本成了名山盛水。”

不久,“白莲湖”出现在他们眼前。这是一个长方形的长湖,形态像是一个举手作揖的人,一座八孔石拱桥从上面的脖子处一架而过,名为“会仙桥。”

岸边九曲回廊,“会仙桥”边有座四角小亭,四周松林苍翠,小亭、仙桥、翠林倒映在湖水中,但让人有些遗憾的是,微微的细浪把美丽的倒影给搅碎了。

陈婉丽道:“在这座湖边,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宋朝博罗人张宋卿出生时,其父梦人赠诗:‘白莲池上白莲儿,一举成名天下知,四十二年闲富贵,满船空载明月归。’

他在罗浮山水帘洞苦读十年,在宋绍兴丁丑年间,以春秋魁为天下第一,后任肇庆郡守,为官清廉。他四十二岁病逝,只剩布衣几套,后船载灵柩葬于‘白莲池畔’麻姑峰下。”

希来˙瑶雅道:“这叫好人命不长,恶鬼活千年,知道不?”

陈婉丽点头,道:“这世上好多人,确是这样。”

过了桥继续上,便是“冲虚古观”和“洗药池”,旁边还有一个种植药草的青蒿园。

余慧道:“传说这里是葛洪老婆麻姑洗中草药的地方。”

希来˙瑶雅吃惊道:“啊?葛洪不在ah的天柱山炼丹吗?那里不还有他的雕塑吗?”

项开明呵呵笑,道:“不管是道士,还是和尚,当然是可以到处跑的,就像我们得机缘一样。他的机缘在罗浮山,所以跑罗浮山来了。传说,他是在罗浮山炼丹成功,并得道成仙。在里面,好像还有一座‘稚川丹灶’,是当年葛洪的炼丹炉子。”

随后,几人登上小广场前的石梯,进了“冲虚古观”。

比较宽阔的台阶侧,置放着二个石狮,登上回廊后,更是四根石柱撑着的回廊。

这个古观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初建于东晋年间。墙为砖砌,顶为普通的屋顶,没有翘角,但两边墙顶和屋梁顶有精美的浮雕。

正中的长方形门顶,雕刻着“神虚古观”四个楷体大字。

进入观门,坐落在木嵌框内的王灵官执鞭护法神像,迎面映入眼内。

过了门楼,里面有个小院,小院里有个大香炉。香炉上有四角飞檐的塔盖,盖顶的正中耸立着一个圆形小碉堡。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种奢华的香炉。

香炉后面是“三清宝殿”。殿内供奉着元始天尊、灵官道君和太上老君的泥塑全身像,还有张道陵、葛洪、许旌阳、萨守坚四位真人,左右神龛里供奉着轩辕黄帝和太乙真人。

几人从“冲虚古观”出来后没走多远,果然看了一座“稚川炼丹炉”。

希来˙梦达得意道:“他的炉子是老古董,比我手里的炉子差远了?哎哟!这种炉子,也可以炼出丹药来?谁信?”

项开明撇嘴道:“人家在古代,你在现代,有可比性吗?我大宋有钱人还没用过手机?”

之后,他们快速往“飞云顶”而去。

站在飞云顶,不但罗浮山的整个景色尽收眼底,即使周围的景色也能尽揽到眼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