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龙珠归属(2 / 2)

灵将之说 媱与雅 0 字 10个月前

李晋方面,这一出戏,我还以为会向后推几年,或者在火龙珠彻底掌控,拥有正式资格之后,李嗣源他们才会倾情演出,没想到提前了,不对,应该是多演了一次,是演给我们看的吧!”</p>

云启所知的历史,虽然之前便有河中、昭义、横海、成德等十一领地领主,一同遣使劝进,请李存勖建国称帝,被李存勖拒绝,溜须拍马者更是不计其数。</p>

如传闻,贵州开元寺有一个叫传真大师的和尚来到晋阳,向李存勖献出他珍藏40余年的一块传国保玉,上有八个大字:受命于天,子孙宝之。</p>

见此宝物,晋王势力的官员们,兴奋不已,于是群臣蜂涌上书,请求李存勖顺天应人,以绍唐统,在他们看来,如果李存勖当了皇帝,大家都会跟着高升,何乐而不为?</p>

而除了这些官员以外,来凑热闹的,还有蜀主王衍和吴主杨溥,他们写信请李存勖称帝,但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盘算。</p>

李存勖知“民意”不可违,但觉得时间不成熟,于是假意退却。</p>

当时,宦官张承业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劝李存勖:“李晋与朱金血战30年,正是为大唐社稷起见,希望大王灭朱金,恢复圣唐之后,寻找唐室后人为帝。虽然如此,但大王功高齐天,天下人谁不心服?宁受实利,不受虚名,请大王三思。”</p>

李存勖含糊其辞,假意听不明白,张承业知道李存勖执意要称帝,大哭一场,重病不起。</p>

但李嗣源他们这些李晋重臣劝李存勖称帝,却非这一次镇州争夺战,时间上需要押后一段时间。</p>

既然这一次古城遗迹之战,不管李嗣源他们是事先计划好的,还是临时起意,云启相信,时间未到,以李存勖的意思,应该会推迟。</p>

“本王还未完成当年父王临终前所嘱托三支箭,本王如何敢忘?三箭未了,本王必将承晋王之位,不负父恩!”</p>

“晋王英明!”</p>

“晋王英明!”</p>

“晋王英明!”</p>

“三支箭?”彼岸虽然与云启一般,料到李存勖会推辞,但未料到借口如此充分,一时忘记何为三支箭。</p>

“史书记载,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蛮族,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p>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p>

“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未完成帝业之时,因病逝世,在去世前便留下了三个遗愿,希望李存勖能够代为完成,这样他才能瞑目。</p>

李克用认为李存勖应该以社稷为重,便留下三支箭代表三个遗愿,鼓励李存勖完成。</p>

于是在李存勖继承李克用晋王之位时,便将这三支箭置于庙中并供之。</p>

而这三个愿望,一个是打败李克用的仇人,朱金皇朝创建者朱温,一个是要击退蛮族大军,保障边界稳定,最后一个是打败李克用养的白眼狼,原卢龙领地领主刘仁恭。</p>

于是,李存勖在每次在为李克用报仇之时,便会派人前去将一支箭取出,用精致的套子将箭包着并随身携带以示决心,每次打了胜仗,又会将箭送到庙中继续供着。</p>

而李存勖的军事能力,加上他的决心,终为父亲报了大仇,了了遗愿。</p>

星历913年,李存勖杀了刘仁恭父子;星历922年,驱除了蛮族大军;星历923年,大灭朱温的朱金皇朝。”</p>

“彼岸,而在这一个世界,如今的时间点,刘仁恭已经成为了历史,刘仁恭这一支箭,李存勖已经完成。蛮族大军,刚刚因为镇州张文礼之事,与蛮族大军干了一场,大败蛮族大军,算是完成了李克用的第二支箭。而这第三支箭。”</p>

云启未继续说下去,他相信彼岸明白自己的意思。</p>

不远处,因为云启在彼岸的配合下,火龙珠已经在李存勖手中,云启和姬天翼两方人员又只关注三千狱,因此,川蜀之国、两吴、岐国等圣唐一族势力,都将目标集中在李晋势力方面,各方与李晋之间关于火龙珠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p>

因为云启的爆料,李存勖的圣人威压,让各方势力忌惮,不敢轻易出手,于是,在突发事件未寻到解决方案之前,口水战便成为了消遣时间的最好选择。</p>

“原来是那三支箭啊!这一个理由,够充分,姑奶奶也认为现在李晋如川蜀之国一般,立刻称帝,并不是最佳时机。</p>

火龙珠在手,还未获得其承认,而且这里是古城遗迹,非圣唐一族领地,在这里称帝,也非最佳选择,有利用特殊时期,特殊位置,取巧的嫌疑,在你们圣唐一族看来,名不正,言不顺,对称帝之后的民心不利,但按照历史上对李存勖的评价,李存勖。。。”</p>

“彼岸,你试试与那景进交流交流,通过他之口,应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未等彼岸将话说完,明白了彼岸意思的云启,怂恿其通过景进,从而改变李存勖的想法。</p>

“云启,时间未到,不是吗?李存勖在未灭亡朱金皇朝之前,享乐之事,暂时屈居第二位,因此,现在的景进,对于李存勖的影响力,应该没有攻灭朱金皇朝,称帝之后的那么大,否则,以称帝之后李存勖的行事风格,李晋还真不一定能够打败朱金皇朝,从而问鼎中原霸主宝座。”</p>

云启的行为,对于彼岸无效,对于李存勖的了解,虽然不多,但作为圣唐这一时期的最强者,战力值最高者,彼岸特意进行了解,知道其一些经历,对其性格也有一些了解。</p>

圣唐光启元年正月,李存勖生于晋阳宫,天佑五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北却蛮族、南击朱金、东灭桀燕、西服岐秦,一步一步使得晋国逐渐强盛起来,就是死敌,朱金太祖朱温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p>

同光元年四月在魏州称帝,国号李火皇朝,并于同年十二月灭朱金,定都洛阳,于天成元年死于兴教门之变,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p>

李存勖自小长相卓尔不群,成年以后英明神武,素以勇猛善战闻名,又长于谋略,生前统一圣唐半壁江山,开启后唐中兴霸业,和朱金血战十余年,大小百余战,作战英勇异常,因此,世人论五代诸帝,皆以庄宗武功最盛。</p>

李存勖会打天下,却不懂得治天下,宠幸伶人,重用宦官,又吝啬钱财,不懂抚恤士兵,三年即兵变被杀,失败之速,亦是罕见。</p>

“唉!可惜了,若是有第四支箭,也许圣唐王朝之后,又是新天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