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十大谋士(2 / 2)

第一名,孙策(我本人)。</p>

定下假死之计,令周瑜、张昭为我稳定江东;参与谋划,并制定了攻取淮南之策。</p>

第二次江夏战役,在面对泰山压顶般的刘裕大军时,我力挽狂澜,亲自带孤军深入敌后,断刘裕大军粮道,助我军反败为胜。</p>

战后,根据情报,将计就计,再次反败为胜,战胜荆州军的偷袭,并全歼南阳的曹军。</p>

此战之后,曹操主力不得不率军从河北南下,迫使曹操放弃了一统北方的计划,为河北群雄赢得了喘息的时机。</p>

后与周瑜探讨平定南方、一统天下之策,并制定了速平山越的计划(只可惜没用上)。</p>

………</p>

十大谋臣,前五人都是战术家,后五人包括我在内都是战略家。</p>

这些谋臣处处都离不开他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我和曹操才能分别称霸南方和北方。</p>

但除了他们以外,我和曹操手下还有不少谋臣,都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p>

比如我方,还有陈庆、陶侃、张昭等人,也都立下过不朽的功勋。</p>

曹操手下也还有程昱、董昭、毛阶、刘晔等谋臣,为曹操一统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p>

比如程昱,在曹操征讨徐州期间,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p>

比如董昭,天子东逃洛阳,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都。</p>

比如毛阶,曾经提出“屯田养兵”“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思想。</p>

比如刘晔,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料事如神,筹谋画策。</p>

还有其他诸侯麾下,像高欢手下的田丰、沮授,并州军的张宾、刘琨,刘裕手下的韦睿、徐庶、王仲德等人。</p>

以田丰、沮授为首的一众河北俊才,都曾经屡出计谋,帮助袁绍占据冀青幽三州。</p>

并州军的张宾帮助石勒,在前期面对曹军主力时不落下风,在前期面对曹操手下的一众谋臣时更是没吃过什么亏。</p>

还有韦睿在赤壁之战中,更是想出了一系列的计策,比如用狼群战术、火船之计破解了甘宁的无敌舰队;决战中,面对江东军的包围圈,力排众议,自西向东进军,险些破坏了周瑜的计划等等。</p>

还有徐庶为刘裕定下了瞒天过海之计,若非吃了情报方面的亏,否则的话荆北军团就有可能被荆州军打爆。</p>

后来,徐庶更是为刘裕制定了夺取益州的详细计划,为刘裕勾画了称霸一方的蓝图。</p>

除此之外,曹操、刘裕这两位枭雄,本身也都是出色的谋略家。</p>

比如曹操早年,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就曾经屡出计谋;诸侯讨董时,也是曹操担任着类似谋士的职务;一统中原前期,面对第二次黄巾之乱,也是曹操亲自制定的战术。</p>

比如刘裕,就在一众手下为了大败后,继续纠结于荆州之际。刘裕力排众议,第一个提出了放弃荆州,转而谋取益州的计划。</p>

一个势力,若是没有出色的谋士,就不可能取得一系列的胜利。</p>

一个势力,若是没有出色的战略家,就不可能拥有称霸一方的可能。</p>

比如田丰、沮授与之高欢;</p>

比如宇文泰与之苻坚;</p>

比如荀彧与之曹操;</p>

比如鲁肃、周瑜与之于我;</p>

比如包括刘裕与之他自己;</p>

比如王猛与之天下。</p>

这些人都是这种战略家的存在,没有他们,后者的这些枭雄也不可能称霸一方!</p>

(本卷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