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凉州羌乱(2 / 2)

此次进攻,诸将中只有董卓全军而还。</p>

虽然美阳之战阻止了叛军向中央心脏地带进军,但因为进攻失败,所以叛军仍在黄河上游保有势力。</p>

渭河上游河谷成为双方争夺的地区。</p>

186年冬,叛军首领——边章病亡,北宫伯玉、李文侯死于内讧。</p>

新任凉州刺史耿鄙认为可以从中取利,试图在没有其他援军的情况下,在凉州重建中央的统治。</p>

傅燮试图劝阻,称百姓并未习惯耿鄙这个长官、军队也没有时间建立士气,但耿鄙仍自行其是。</p>

187年,耿鄙集结六郡军队进攻陇西。先前因为陇西太守李相如倒戈,使得陇西郡为韩遂军所攻占。但耿鄙任用贪官程球为治中,让士绅和百姓感到寒心。</p>

四月,军队开至陇西郡治狄道时,耿鄙军发生兵变,程球和耿鄙都被杀死。变兵在狄道人王国带领下加入叛军,合围陇西以东的汉阳。傅燮身为汉阳太守,善待百姓,远近敬重,叛军在和他作战时踌躇了。</p>

叛军数次试图说服他逃跑或投降,但尽管人力物力日益短缺,傅燮仍决心誓死守城。在一场孤注一掷的冲锋中,傅燮阵亡。</p>

此事后,耿鄙下属军司马马腾率本部投韩遂,共推王国为帅。叛军一齐劫掠长安周边地区,也首次统治了整个凉州,张温则因平叛失败而被解职。</p>

188年末,朝廷几乎放弃了收复凉州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让地方自守。</p>

但当王国率大军东进攻长安门户陈仓时,朝廷再度起用皇甫嵩以解除眼前的危机。皇甫嵩被任为左将军,带兵两万;董卓也有两万部属,协助皇甫嵩。</p>

当皇甫嵩、董卓到陈仓后,董卓敦促皇甫嵩立即解围。皇甫嵩却不同意,认为陈仓防御坚固,不易被攻克,他们只需要坐等王国军泄气。</p>

王国围城八十余日,毫无进展。</p>

189年春,王国军疲劳了,放弃围城。</p>

趁着王国军休息时,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以“穷寇莫追,以免其死战”的道理反对。</p>

皇甫嵩却驳回了,认为王国撤退不是有组织的,而是斗志全失的结果。</p>

皇甫嵩率本部进攻,留董卓殿后,取得大胜,斩首万余。董卓为此羞愤,从此滋生对皇甫嵩的怨恨。</p>

陈仓之败后,王国被韩遂、马腾废黜,原信都令阎忠被推为凉州叛军的新头领。</p>

但阎忠不久去世,叛军内斗并最终分成三个集团——金城的韩遂集团,渭谷的马腾集团,枹罕的宋建集团。</p>

叛军的权力从起事的羌胡叛军转移到本土汉人叛军手中,若非是189年都城洛阳的变故,凉州之乱在此时本可被平定。</p>

汉灵帝于189年5月13日驾崩后,大将军何进为宦官所杀,洛阳随之发生了政乱。</p>

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并掌控朝廷,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自任相国。</p>

年末,全国爆发起事,大汉陷入分裂并陷入了混乱。凉州三大叛首各自成为军阀,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此适应新的地缘政治背景。</p>

宋建远离中原纷争,自称“河首平汉王”,割据枹罕和河关地区自立。</p>

另一方面,韩遂和马腾卷入整个政治中央的纷争之中,并伺机开始与董卓和解。</p>

192年,董卓身亡,余部李傕、郭汜夺取政权。分别任韩遂、马腾为镇西将军、征西将军,官方正式承认了两位叛首的地位。</p>

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认为韩队、马腾的官位不合法,于是分别改任二人为金城太守和陇西太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