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路见不平(2 / 2)

“哦,是你朋友?”

“呸,杂碎!”没想到工头对鲁诚这个名字非常鄙视,抬高了嗓门道,“公子,以后遇到这个王八蛋,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别留情!”

“他可是军兵啊,动粗打人怎么办?”

“他也配叫兵!丢人!”工头又喝了几口酒,不用赵遵费事问了,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这名叫鲁诚的军士隶属于北护军,这支队伍的历史相当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前朝魏氏开国。当年天下大乱,魏氏开国之君在群雄中实力不算强大,在一次战争中魏祖战败孤身逃入深山。在山野中流浪,食不果腹,还要提防追兵,日子非常不好过。

然而魏祖并没有气馁,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征服了当地的山民,几支山民的首领都把儿女嫁给了他,成了女婿的魏祖招募了训练了一支擅长奔袭野战的精兵部队。

他以此为根基,出山再战,经过了十几年的拼杀,终于混一天下。这种由山民土著组成的队伍作为魏军的中坚力量,立功无数,备受恩宠,被赐名神佑军镇守京师。不过这支军队的成员来自未开化的山野之地,行事粗鄙无理,首领们更是恃宠而骄,飞扬跋扈,不把朝臣王公放在眼里,因此引起了公愤屡屡受到打击排挤。魏末周兴后,这支前朝皇家护卫军成了新皇的眼中钉,地位一降再降,名字从神佑军改成了北护军,人数也由一军变成了一队,仅仅千余人。统帅从正将降成了牙将,后来长安城也容不下他们了,皇帝一声令下把北护军驻地迁到了北苑林场,钱粮供给与普通护军无二。

虽然皇帝不再宠爱这支队伍,但也一视同仁,没有轻贱了他们,朝廷出兵每次征召都不曾少了他们,但几场仗下来北护军毫无建树,避战畏战出工不出力,空耗了朝廷不少军饷。太尉大怒,消了他们一半的军需和军饷,统帅也由牙将贬成了校尉。

老百姓当兵一图封赏二图荣誉,北护军既无饷可拿,又被兄弟部队瞧不起,年年募兵都无人来,一千人的队伍走的走散的散还剩不到五百,这些人都是前朝神佑军的直系后代,没有饷吃不饱,马没有料饿的站都站不起来,军械坏了也无人补,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到长安城出苦力挣钱。

大周男儿崇拜英雄,以战死沙场为荣,以贪生怕死为耻,北护军的兵走到哪儿都让人看不起,只能干最累最脏的活。

赵遵总算知道了来龙去脉,心说朝廷这么干有点过分了,怎么能因几场仗没立功就削减军资和军饷呢!岂不寒了这几百人的心啊!

工头酒足饭饱,心满意足的走了。赵遵又向老管家询问有关神佑军的过往,老管家果然了解的更为详细。在魏朝的时候神佑军和羽林军一样都是皇家护卫,统帅有皇帝亲自任命,不听卫府调遣。

魏朝灭亡前夕,天下藩镇纷纷起兵谋反,神佑军奉命镇压,屡立奇功挽狂澜于既倒,是大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然大势不可逆,神佑军在多个强藩的夹击下损失惨重,只有一小部分幸存了下来退回到了山林中,直到大周建立后神佑军才归降。

先帝知其辈忠勇,命他们镇守长安城的北大门,神佑军更名为北护军,乃是朝廷四大卫军之一。

到了刘衡登基一改上几代防守的战略姿态,开始主动出击,在北、西、南三个方向开疆拓土,三大营主力频频出动,兵力略显不足。于是皇帝开始调动长安附近的卫戍部队,四大护卫军划归三大营随军出征。五年前护军将军李黯带北护军随大军远征吐谷浑,双方在高原展开拉锯战,最后大周军师老兵疲无力再战,只得撤回到关内。此行虽未全胜,但各军均有斩获,只有北护军千人去千人返,连一个首级都没带回来,皇帝十分不悦,撤了李黯的职务。三年前车师国背信弃义投靠匈奴,杀我通商使团,现在的征南将军冯异带领三万大军长途奔袭横绝大漠,杀车师国主立下大功,各军都获封赏,唯独北护军在大漠中迷失了路径,吃光了粮草退了回来,压根没赶上会战。太尉下令彻查北护军迷途的原因,前后严惩了数名将校。

去年冯异带兵二伐百越的时候,北护军仅作为后军保护辎重,刚开始冯异军所向披靡打下了不少州县,后来大军受阻回撤之际北护军驻扎于巫县,孤立仅仅数日后,在无敌人进攻的情况下竟然一把火少了辎重逃了回来。朝廷打了一场窝囊仗正愁没地方撒气呢,把个北护军上上下下好一通折腾,长安城别想待了,北护军被赶到了皇家猎苑,北苑。这还不解气,军饷又给减了一半,据说实际上一分都不给了,让他们自生自灭。还听说很多朝臣主张裁撤北护军,因为战时撤销番号对士气军心不利这才作罢。现如今北护军好像弃儿一样靠打猎为生,非常凄惨。

连着三次出征尺寸之功未立,没有战损,听起来确有畏战嫌疑,然而赵遵深知行军打仗有多苦多累,吃不饱睡不好,随时都有可能送命,打败仗的时候能够把队伍安全带回来,这就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可皇帝励志开创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求胜心切,不允许有失败,近几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代价却是空前的,只是苦了那些当兵的了。

赵遵有心帮北护军一把,但几百人的队伍不是他一个小贵族可以负担的起的,想了想只能作罢。

十几天后府里的工程竣工了,需要添置一些新家具,赵遵是个有品位的人,要亲自挑选。这天早上他刚从一条小巷中走出来就看见西市大街上围着一群人,有喝骂声和呻吟声从人群中传出来。

赵遵听声音不对,忙挤进人群,只见几个家奴模样的恶汉正在围殴一个衣衫褴褛的瘦弱书生。不知他们有何仇怨,几个恶汉下手非常很多,部分头脸的乱踢乱打,书生的口鼻里全都是血,痛苦的蜷曲在地上。

“求你们别打了,别再打了!”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少妇苦苦哀求,却被几个彪形大汉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围观的人多露出同情的表情,却敢怒不敢言。这群恶汉中有一个留小胡子的,这个人最坏,他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怕夜长梦多,猛踢了书生几脚,喊了一声“走”,几个恶汉拉起少妇便走。少妇自然不肯,可是弱女子如何挣得开几个大汉的束缚,嘴里喊着:“段郎救我,段郎救我……”身子却仍被倒拖着走。

本已经奄奄一息的书生听到了爱人的呼唤,挣扎着爬了几步死死抓住了小胡子的脚脖,嘴里含含糊糊似乎再喊:“不可……不可”

小胡被书生死死抓住了脚脖,挣了几下都甩不开,这小子狼眼一翻下了死手,一脚直奔书生的眼窝猛踢。这一脚要是踢上了,当场就得要了书生的命。

小胡子这一脚眼看要踢上了,结果出人意料的是,他自己反而倒摔了出去,趴在地上捂住裆部杀猪一般惨叫了起来。

原来是赵遵实在看不过去,出脚踢飞了小胡子,几名恶汉见头被打了,呼啦啦把赵遵围在了当中。

“给我打!哎呦呦!”小胡子咬着牙指着赵遵怪叫道。

恶汉们一拥而上群殴赵遵,围观的人都替赵遵捏了把汗,有胆小的吓得眼都闭上了,结果出乎意料,七八个大汉被赵遵一脚一个全都踢翻在地,一个都爬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