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五绝神功,吕祖问心咒(2 / 2)

佛道同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修佛道武功,难点不在于经脉穴位的冲突,而是核心思想的不同。

佛门追求的是来世,道门追求的是长生,一个修的是下辈子,一个修的是这辈子,冲突自然不可避免。

江湖中能够佛道兼修的,无不是武道通玄的大宗师,放眼历史长河,也是光华璀璨的人物。

钻研五绝神功的十数位高人虽然很厉害,却也差了很大一段距离。

佛道武学,说是武学,实际上是教派思想的延伸,倘若思想冲突,一个不小心便会走火入魔。

轻者浑身瘫痪,重者精神失常,癫狂暴躁,最终精力耗尽衰竭而死。

虚若无道:“如果直接修行佛道两家的心法,自然会产生冲突,但这门神功取了巧,玄门练气,佛门炼体,并不直接相融,冲突自然小了许多。”

“小了许多,不是没有。”

“所以还需要另外一样东西。”

“什么?”

“你难道没有发现么?这里只有那十几位高手的秘籍,没有欧阳亭的。

你能想到的问题,难道欧阳亭没有想到?既然他能想到这个问题,为何招揽来的高手有佛有道?”

“因为他有解决之法!”

“没错,你看这个!”

虚若无在欧阳亭尸体上一抓,从中拿出一卷天蚕丝编织而成的绢帛。

绢帛上虽有墨水字迹,但字迹上方却又用金丝银线小心翼翼绣了一层,保证这片绢帛,千年之内不会损毁。

如此小心翼翼的保存,这片绢帛自然不是凡品,李瑾瑜定睛一看,这上面竟然是一门极为少见的炼神心法。

武道修行,同样讲求炼体、练气、炼神,武道境界越高,便越发唯心。

不知有多少高手,因为内心出现波澜,从而导致境界衰退,战力大损。

因此,能够稳固心神的心法,对于想要登临巅峰的高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只可惜,这种心法可遇不可求。

欧阳亭收藏的这份心法,出自于吕祖和玄奘第六次论道之时,乃是吕祖根据论道内容,随心创出的一门心法。

这门心法名唤“问心咒”,除了能够稳固心神,还能在身体和真气间,形成一条看不见的纽带。

吕祖曾经有诗云: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问心咒”便是为了这一理念,创出的一门辅助性的心法。

能够以看不见的纽带连接精气神,达成精神、元气、血脉的和谐统一。

即便真气心法和炼体心法并非同源而出,也能凭此让两者相互勾连。

有问心咒在,即便李瑾瑜修行道门练气心法,也能兼修佛门炼体,并且二者之间绝不会产生任何冲突。

甚至,随着修为加深,反而会水到渠成的达成“佛道兼修”。

不愧是破碎虚空的无上大宗师,不愧是名垂万古的绝顶人物,竟然能够创出这等精妙绝伦的辅助心法。

单单一卷心法,便有如此威能。

若能集齐九卷心法,岂不是有机会达成吕祖的境界,一剑破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