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 姓孟的,良心大大嘀坏!(2 / 2)

狠宋 比萨饼 0 字 2022-10-31

事先接到通知,“鸿德”羊肉店已经清场,专门接待他们。

大家分桌坐下,孟之祥、雄武军统制马建仁和邹伸之陪着王檝、兔花忒、忽都虎一桌,其余每桌都有宋人文武官员相陪,孟之祥让店家把拿手菜都拿出来!

于是,烧羊上桌了,炖羊汤上桌了,羊杂也上桌了!

烧羊,是大宋饮食界中的经典大菜,做这菜前,需得大块羊肉,用水洗净,再涂抹上酱油、调料和蜂蜜,然后放在火中烧熟,切开分食,好口味!

此道菜,除了羊肉要新鲜,关键调料要好,烧熟时的火侯要好,所以大厨的功底很讲究!

可怜那些鞑靼人哪有这么好的厨师,他们吃羊肉吃得是粗里粗气的,或许他们的羊肉质量更好,但烹调水平,远远不及大宋!

药材羊肉汤,把首乌、黄精、杜仲、姜片、红枣、杞子等药材与羊肉放在瓦罐上长时间熬制,吃起来滋补无比,大补!

滋味极好,力道很强,那些鞑靼人一吃下去,立即见功,他们是识货的,吃惊于:“我们在北方也吃羊肉,为何没有这么厉害?”

看到他们脸上变色,吃得啧啧称赞的样子,孟之祥得意地问:“如何?”

不爽孟之祥居然在吃羊肉上面压倒他们,忽都虎嘿然道:“你们大宋炖羊肉,为啥不去皮?你们可真野蛮。”

孟之祥反应很快,微微一笑,回敬道:“是的,俺们炖羊肉不去皮,因为俺们不缺棉布和丝绸。”

他的话答非所问,邹伸之听后首先笑了,马建仁跟着笑了。

王檝、兔花忒和忽都虎明白过来,均十分恼火,想说重话,偏偏又被孟之祥克制住,说不出来,直憋得他们很难受!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其实是讽刺蒙古人茹毛饮血,不会纺织,炖羊肉之所以去皮,是要留着羊皮做衣服呢。

炖羊肉该不该去皮?是带皮炖好吃,还是去了皮炖好吃?这个没有固定标准,关键得看手艺。手艺差,不懂得燎毛,不懂得焯水,不懂得先煎后炖、小火慢炖,那最好去了皮再炖,就省了许多加工上的麻烦。

而要是厨师得力,那羊皮吃起来,带皮羊肉更好吃,有脂肪滋润着羊肉,口感不会变柴,而且羊皮炖好了非常软糯,非常美味。

宋朝人带皮炖羊肉,除了说明大宋纺织业发达,不用拿羊皮做衣服,还说明宋朝厨师的手艺是过关的!

再有就是羊杂,羊肚羊肺羊肠等羊下水,如果不懂得怎么烹调,就得扔掉,对于大宋厨师来说那就等于暴殄天物。

经常烹调羊杂的“鸿德”店的专业厨师不管是羊的哪个部位,他们都能拾掇拾掇做成美食,把诸蒙古人馋出口水。

比如羊肺,“鸿德”店是一肺两吃,将羊肺弄净,剪开,切成片儿,切成段儿,用葱姜蒜加大料爆炒,口感脆嫩,这叫炒肺。

将羊肺弄净,不剪开,往里面灌面浆,灌油,灌作料,扎紧肺管的顶端,搁大锅里卤制,卤透出锅,改刀上桌,口感筋道、外弹里酥、浓香可口,适合下酒,这就是灌肺。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复杂,普通人根本做不来,那些蒙古人也不例外!

……

这一顿羊肉吃下去,把蒙古人给彻底折服了,回去宾馆后,他们还讨论不休。

首先第一个说法,那就是我蒙古大军要打临安府,必须打,把那些厨师给俘虏了,让他们来做羊肉羊杂给我们吃!

第二个说法就是孟之祥太坏了,吃过这么好的羊肉羊杂,搞得大伙儿火气上升,然而宋军晚上也不松懈,把宾馆围得象个铁桶一般,让他们出不去!

宋人可以去找女人泄火,宾馆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蒙古人只能洗井水澡和喝菊花茶消除身上火气,这可是十二月隆冬!

姓孟的,良心大大嘀坏!